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产业经济 > 保健食品行业 > 正文

三无“保健品”谁来管?

2015/3/16 14:47:00 来源:网友

(记者 谭玲娟)72岁的王大妈,平时省吃俭用,为了健康,偏爱购买各种保健品,投资近40万元。然而事实真相是这些保健品大都没有任何批准文号,来路不明,最终得到的除了一身病痛就是沉重的外债。昨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老年人被这些所谓保健品所害的案例,并呼吁监管部门应介入这些来路不明的保健品。

央视晚会中报道的王大妈只是一位山西太谷县的退休小学教师,今年已72岁,第一次接触保健品知识就是在一次免费的健康讲座上。此后,王大妈就在参加讲座时不断买入保健品和健康治疗仪。除了用工资买,还需要借钱买。而这些在讲座上推销的产品并不便宜,讲座者把这些仪器功能吹得神乎其神,而“中毒”的王大妈如数家珍,根据那些说明,哪些可以降血压,哪些可以防癌症,哪些可以给人体“充电”,每天一一照办使用。央视记者看到,在她家的小院里,大大小小13个纸箱子里装满了这几年王大妈买的部分药品,总共有30多个品种。记者仔细看了看这些所谓的药,大都没有任何批准文号,来路不明。

几年间,王大妈在健康产品上的投资高达近40万元,她不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先后从54个亲戚朋友手里借款30多万元。

老年人深陷保健品“骗局”不能自拔,案例很常见。本报记者此前也曾多次报道过,但无奈这种骗局仍然屡试不爽。昨日,央视“3·15”晚会也指出,骗子常用洗脑营销、亲情营销、体验营销和免费体检等骗术,希望老年消费者能够提高警惕。


(谭玲娟)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