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面粉业“去白”缓期 添加剂企业反对停用增白剂

2010/12/29 10:37:13 来源:南方报网

    面粉龙头企业、国家粮食局反对使用增白剂;添加剂企业、中小面粉加工企业赞成使用

 

王建新 摄 图形 林潢

  12月27日,广州瑞宝粮油批发市场,工人从货车上将一袋袋面粉搬进货仓,经过的地方留下一道道雪白的痕迹,十分亮眼。

  但此番“美景”在一年后将可能不复存在。12月15日,卫生部监督局对是否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剂公开征求意见,拟从2011年12月起禁用面粉增白剂。

  “多多少少都会有(增白剂)。”正大粮油贸易行店员阿静(化名)告诉本报,增白剂可提亮面粉的颜色,大部分面粉加工企业都在使用,“只是含量不同而已”。

  所谓的面粉增白剂其实就是过氧化苯甲酰,一种面粉专用添加剂,主要起到加快面粉的熟化和漂白的作用。

  事实上,业界对使用增白剂的争议已持续二十多年。大型面粉加工企业对禁令举手赞成,认为增白剂会破坏面粉中的营养成分,禁用是对消费者健康的负责;而中小面粉加工企业则坚称增白剂“无害”,更反指是利益集团欲垄断市场而推动一场阴谋。

  “为了尽可能降低撤销过氧化苯甲酰对产业影响”,卫生部设置了1年的过渡期限。但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售卖的大多仍是添加增白剂的面粉,中小面粉加工企业继续生产添加增白剂的面粉,一年的过渡期成为了面粉企业“最后的疯狂”。

  价格与成本

  从事面粉贸易工作多年的阿静告诉记者,有听说过国家要禁用增白剂,但生意并未受到影响,供货亦正常。“没有增白剂的比较贵,我们不敢进,怕卖不出去,也不好放。”

  除漂白外,过氧化苯甲酰在面粉中的最主要作用是后熟。新磨的面粉黏性大,缺乏弹性和韧性,做出的面点会出现皮色暗、容易塌陷收缩还有组织不均匀的现象,但这些现象在面粉储藏一段时间就会改善,也就是后熟。不加过氧化苯甲酰的面粉后熟时间需要20到30天,添加之后,面粉2天就可以完成后熟。

  目前,中国标准规定过氧化苯甲酰的使用量为0.06g/kg,而日本的标准是0.3g/kg,加拿大的标准是0.15g/kg。每公斤0.06克的添加限量完全可以满足后熟的需要,但是要使面粉的白度达到最佳效果,一般需要添加在0.1g /kg左右,于是一些面粉厂宁可冒违法的险,超标使用过氧化苯甲酰。

  阿静从身旁的面粉袋子中随手抓起一把,说道,“这个少一点,黄很多,但价钱也贵一些。”记者从那袋黄面粉的包装上看到,25kg的小麦制中筋面粉卖78元,而旁边同种同重但色泽较白的一袋则卖76元,但两者均没有注明氧化苯甲酰的含量。

  事实上,面粉加工企业可以通过使用更加优质的小麦和引入配粉工艺提升小麦本身的亮白度,但生产成本将大大增加。目前,1吨增白剂大约要1万元,按照1公斤面粉添加0.06克来算,1吨面粉使用增白剂只需几元,这相较起如今2000多元一吨的进口小麦和动辄上千万的生产工艺改造费,简直是九牛一毛。

  记者致电多家面粉生产企业均表示,仍在生产添加增白剂的面粉,“一边做一边消化库存,大家都这样做。”番禺宏泰面粉厂一位工作人员对本报说。

  “怎么可能停?”阿静认为,离明年禁令实施尚有一年时间,面粉生产企业都在抓紧最后的时间生产,不担心会出现断货问题。“毕竟现在还早,有增白剂的还是大多数,有钱挣,谁不做?”

  而卫生部发言人对一年过渡期的解释是,“中国食品添加剂目录是动态的,但添加剂的增加和退出管理有一个完善的机制,需经过严格的科学评估。”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