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财经报道 > 正文

抑制通胀仅靠加息还不够

2011/1/4 14:17:50 来源:新民网

  央行于12月25日宣布加息。这是央行年内第二次上调基准利率,目的在于收紧银根,减少流动性,抑制通货膨胀

  陈序

  12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基准存贷款利率再次上调。这使对金融危机后突现宏观经济过热和流动性过剩的担心稍有减轻,也使消费者对最高决策层扼制通货膨胀的决心增强了信心。

  就在加息前一天,央行副行长胡晓炼表示,中国央行明年将运用利率与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抑制通货膨胀、防范资产价格泡沫。

  依我看,从无差别地调高到有差别地调整,根本原因在于几经调整后的商业银行准备金率快碰到天花板了。为抑制通货膨胀与过度流动性,中国央行今年已经6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无疑,明年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将货币供给总量引回常态。货币政策基调修改为“稳健”,意味着以M2(广义货币供应量)为主的货币供应总量增长应低于此前“适度宽松”时期。这也意味着包括加息在内的紧缩工具可以适当适时地运用。

  当然,进一步加息只是抑制通货膨胀的技术手段之一。其他,如贷款配额等传统工具还是得派用场。本月早些时候传出消息,中央政府可能将2011年新增贷款目标设定在略低于7.6万亿元人民币的水平。

  此外,直接锁定价格的强硬行政手段仍是必选项。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表示,将加强元旦、春节期间市场价格监管,坚决打击恶性炒作和商品囤积行为;将密切关注城乡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情况,通过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等措施,缓解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影响。节日期间,粮食等生活必需品、柴油等生产资料、交通运输及旅游服务都将是价格监管的重点。

  然而,以上种种手段仍谈不上是对中国物价,特别是粮食价格的标本兼治。联合国食物权特别报告员德舒特本月23日发表报告说,1997年以来,中国因为城市化、工业化或自然灾害失去了820万公顷的可耕地。根据官方数字计算,这差不多是今年用于生产5种主粮和油籽作物可耕地的十分之一。面临人均可用水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面临全国三分之一的国土可能土地退化,可耕地衰减对中国维持现有粮食自给水平的能力构成了重大威胁。

  所以,只有继续改革,继续推进经济深层结构调整,才能及时有效地缩减收入差距,增加农民权利,提高土地保有和使用的稳定性,向可持续农业转型,进而根本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避免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形再次出现。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