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方便面涉毒塑化剂 大陆也遭塑化污染

2011/6/3 14:33:49 来源:糖酒快讯

    随着塑化剂问题食品的频频曝光,不光是台湾食品业引发轩然大波大陆也开始进入其中。目前,大陆各地的食品抽查报告显示,大陆的方便面等多种食品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塑化剂污染。据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柳春红副教授及其同事表示,大陆各地所售方便面和方便米粉存在不同程度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污染。

    据报告显示,食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塑料包装材料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容易从塑料中溶出,向食品迁移;另一方面,此类物质扩散到环境中,反过来污染环境。据国标《食品容器、包转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8),DBP和DEHP仅可用于接触非脂肪性食品的容器,且在塑料

    包装中的特定迁移量分别不超过0.3毫克/千克和1.5毫克/千克。但实验室采集样本中的DBP和DEHP含量,已经远远超过此标准。如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等单位的学者在2008年发表在《食品科学》的一篇研究显示,在油脂类固体食品、油脂类液体、非油脂类蔬菜、水果三类14种食品中检出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约69%的含量高于欧洲规定的每天0.3毫克/千克体重的标准,表明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在被检食品中有较大的迁移。

    据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柳春红副教授表示,业内均知道塑化剂可以用于塑料中。“塑料能使用在各种用途,包括了食品包装,但越是脂肪含量高的食品越是容易受到它的污染。”当她和学生们针对市面销售的食用油进行了抽样和对其中的塑化剂做检测时,也得到类似方便面的结果。她称所用的检测仪器是国家级实验室的,因此检测结果可信。
对于消费者较为关心哪些方便面品牌含量高,她表示以她个人的名义不方便透露,只是建议政府规范方便面和方便米粉的生产,完善或制定相关标准,制定上述增塑剂在食品中的最大允许含量,加强监测,并开展人群暴露的风险评价。同时呼吁生产厂家要加强监测,不要使用不符合国标规定的包装材料。

    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及时发布食品安全警告,并效仿台湾地区和国外,全面推行相关产品先下架、检测无问题方得重新上市的准入标准;必须“以攻为守”,认真、科学、透明地排查,如果有类似问题,要坚决曝光,一查到底;即便没有,通过这样的行动,也可增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信任。

    在2010年10月,柳春红及其同事从广州市各大型超市随机采购不同品牌和口味的56份方便面和25份方便米粉食品作为样品。结果显示,DBP、DEHP的检出率均超过一半。其中,DBP和DEHP在方便面调味酱料中的最高含量分别为59.38毫克/千克和172.15毫克/千克,方便面面饼中的最高含量分别为9.28毫克/千克和1.08毫克/千克,方便米线调味酱料中的最高含量分别为16.52毫克/千克和44.75毫克/千克。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