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洋快餐在华遇本土对手挑战:消费者口味变了

2016/10/19 9:10:09 来源:参考消息网

  英媒称,明年,肯德基来华30周年纪念肯定是一次低调的庆祝活动。上校的第一家门店位于天安门广场的西南角,现仍在营业。但自从1987年11月以来,中国经济和消费者的口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快餐行业正努力适应。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0月14日报道,《金融时报投资参考》最新的消费品牌调查显示,西方快餐品牌——包括肯德基、必胜客以及麦当劳(111.25, -1.16, -1.03%)——仍然在中国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它们的整体受欢迎程度甚至较去年第四季度的调查有所上升,摆脱了之前食品安全丑闻的影响。

  快餐业不再像1987年时那样炫目。越来越多的本土全套服务连锁餐厅正在抢占市场份额,满足收入越来越高的消费者的需求。这些新兴企业已经将某些与西方快餐连锁店相关的特征——标准化的产品和菜单、效率和清洁——移植到中国餐馆模式上。中国饭店协会的数据显示,2015年火锅餐厅的营业额增长了15%,而中式餐馆则增长13%。

  中国食客对社交网络的爱好有助于推动这种转变,迅速吸引人们对新餐饮选择的注意。根据万博宣伟公司(270.85, 1.26, 0.47%)的数据,去年9月,62%的食客表示他们在社交网络上分享了自己的用餐体验,远高于澳大利亚(29%)、韩国(42%)和新加坡(40%)。

  科技公司也在以其他方式蚕食快餐连锁店的领先地位。麦当劳和肯德基一度在外卖业保持优势,但百度(175.65, 0.50, 0.29%)、阿里巴巴(103.34, 0.50, 0.49%)和腾讯之间在一系列O2O(线上到线下服务)领域的竞争已经扩大到外卖领域。

  根据研究公司艾瑞咨询集团的统计,2010年至2015年,O2O外卖的销售额年均增长77%,其中饿了么(阿里巴巴支持)、美团(腾讯支持)和百度外卖的总年收入从2010年的92亿元人民币增加到去年的1616亿元。这些应用程序使快餐连锁店面临成千上万家本土餐馆的竞争。

  跨国快餐连锁店已经改变了商店和菜单,以期夺回中国的消费者。虽然这些都是经过检验的重获市场份额的方法,但核心的餐饮体验没有变化,考虑到口味的根本转变,其效果值得怀疑。

  为了应对其困境和来自股东越来越大的压力,百胜集团正在剥离肯德基的中国业务,宣布向私募股权公司春华资本集团和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出售价值4.6亿美元的股份。

  理论上,这些措施能够更快更有效地应对本土竞争对手带来的挑战。但中国消费格局在过去30年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成功需要的不仅仅是本土化。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