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镇江主要农副产品价格下跌 猪肉销售处于冷淡状态

2017/2/15 10:1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红红火火、购销两旺的春节市场已接近尾声,农副产品市场也应验了“一节三滞”的商界老话,出现了购买力明显下降、价格普遍下跌的最新行情。昨天是元宵佳节,记者多方采访获悉,为节日置办餐桌,市民都少掏了些“银子”。

  “元宵节,我打算请朋友来家中吃饭,今天特地到超市买点蔬菜、鱼肉等农副产品,一趟逛了下来,鱼肉蔬菜没少买,但比节前少花了几十块钱。”市民李女士在九里街附近的超市买菜,发现主要农副产品的价格普遍下降。

  市区某大型超市店长孔先生表示,在春节过后,他们超市的农副产品日销量,比春节前日均下降30%-40%。随之,超市对不少农副产品的价格相应的进行下调。

  “居家每餐都需要的‘上海青’已经降到了0.6元/500克,而年前一度卖到2元多/500克。四季豆2元多/500克,年前是6元多/500克。薄皮椒现价为2.99元/500克,年前是5元/500克。”孔先生举例说。不过他也表示,虽然销量也同样下降了,但活鱼和肉类的价格没有什么变化。

  在大市口附近的一家粮油店,记者了解到,米面油的销量在春节过后下降了。据经营者刘先生介绍,他卖的江苏大米和面粉仍为2.5元/500克,中储粮的色拉油148元/桶(20升)、中储粮的菜籽油5.6元/500克,但销量却明显降下来,只有年前的一半。

  他还表示,尽管元宵节来临,但糯米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还是下降了20%。4元/袋的水磨糯米粉(425克),他的店这个元宵节只销售了1000多袋。他分析认为,市民如今都适应了买半成品的生活方式,想吃元宵就到超市里买回来下下,亲手做元宵的人越来越少。

  经过大雪节气后的腌肉期和春节的购买高峰,鸡年春节过后,猪肉消费明显缺乏后续的消费动力,元宵节也处于冷淡状态。据某品牌猪肉专卖店的马师傅介绍,元宵节的猪肉价格比春节来临之前下跌明显,肋条肉、前胛肉从15元/500克降至13.5元/500克,精肋排从29元/500克回落到27元/500克。由于家庭冰箱里多少还储备猪肉或市民家中挂有腌肉,所以在元宵节来临时,猪肉消费量仍然没有明显改变,昨天的销量只有春节前的25%左右。

  对于主要农副产品市场的后期走势,业内人士分析表示,近期的天气对在田蔬菜的生长有利,去年以来生猪养殖形势看好,米面油产品丰富,只要后期没有明显的雨雪天气,主要农副产品的货源供应不会有问题。随着春节在家中储备的农副产品逐渐吃完用完,在元宵节过后,主要农副产品市场需求将逐渐回归常态,它们的价格和销售量将恢复正常。(来源:中国江苏网)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