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经营管理 > 创业宝典 > 创业经验 > 正文

海归融资难--国内企业看不懂高新技术

2004/7/17 0:00:00 来源:新华网 
  国内企业“看不懂”高新技术谈到融资难的问题,在政协委员与“海归”创业人士和中关村管理者的座谈会上,大致总结出了以下几项原因:

  国内企业“看不懂”高新技术。

  留美归国创业的硕士刘昊原说,国内有很多投资人对高新技术知识的认识还存在一
些误区,不能明白一些高新产品的价值所在,而且他们在投资一项产品时,希望立刻得到利益,看不到眼前的利益就不愿意投资。但有些产品的时机错过了,再投就晚了。

  思想传统。

  崔哲彤分析自己的产品能够在国外受欢迎,而国内受冷落的原因,是国内一些机构思想比较传统。在国内推广设备时,他发现,很多医院能够明白这项技术的好处,也知道价格并不高昂,但医院又认为原有的传统技术还能用,而且不认为医院有通过远程治疗再扩大自己发展的必要。

  尚未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常

  目前我国没有一个中间层能够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且尚未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其结构性缺陷导致风险投资因退出渠道不足而极不活跃,民间投资缺乏热情。

  银行现行贷款抵押条件落后。

  很多来到中关村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创业者,住房、家庭等都在国外,不具备银行现行的贷款抵押条件,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无法与商业银行直接对接。

  体制问题。
  除以上原因外,还有一些体制性原因。中关村诸多创业人员列举了以下情形:与某单位接触时,该部门人士直言相告:“我知道你的技术好,价格也好,但我还是宁愿投资一些国企也不能用你的,否则一定会有人说闲话,认为我拿了你们中小企业多少好处”;还有很多单位质疑:“你的技术是不错,可你是‘海归’派呀,万一过一阵你出国了,我们找不着你怎么办”;此外,还有一些部门负责人认为,从海外买产品,总可以得到出国培训的机会,甚至牵扯更多的利益问题。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