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水稻坐兜的防治

2009/12/24 14:25:00 来源:网友

   由于今年水稻栽插时间提前,且近期气温较低,部分田块水稻出现坐兜。

    坐兜多发生在水稻开始分蘖时,分蘖盛期达到高峰。受害稻株矮小,分蘖减少,下部叶片的叶尖、叶缘褪色变黄。拔起病株,可见根部老化,整个根系呈黄褐色或暗褐色,新根或须根没有或很少,有的稻株根部发黑甚至腐烂,发出硫化氢臭味。此病害多见于土壤通透不良、地下水位高、长期积水的田块。

    对水稻坐兜的防治,应根据水稻栽培品种的遗传性状和正常生理需要,因时、因地、因苗,合理运用耕作和田间管理各项技术措施,创造适合于稻株根系生长发育的栽培环境。

    一、常年发病田应实行水旱轮作,开深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通透性。

    二、对已发病稻区,应立即排水晒田,酌施黑白灰(草木灰:石灰=1:1.5)或磷肥,随即中耕。待新根长出后适施尿素等速效肥,有助恢复生机,减轻发病。也可叶面喷施营养剂进行补救。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