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甘薯紫纹羽病

2009/12/25 14:52:00 来源:网友

    [分布与为害]

    甘薯紫纹羽病,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苏、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由甘薯紫卷担子菌[Helicobasidium purpureum(Tul.)Pat.引起,除为害甘薯外,还侵染马铃薯、棉花、大豆、花生、苹果、梨、桃等多种作物。

    [症状]

    侵染根系、薯块。根系从尖端开始发病,逐渐向上发展,最后枯死。病薯块和薯拐起初为绵白色的根状菌索,后转为粉红色或褐色,最后变为紫褐色,网布的菌索密结于薯块表面,容易剥落。病薯肉自下而上、自外向内逐渐腐烂,发出酒糟气味,薯皮因包有菌膜而质地坚韧,病薯块最后成空心僵壳。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菌索、菌核附着在种薯表皮和土壤内越冬,为初侵染源。近距离扩展传播靠雨水、灌溉水流、带菌肥料和病残体。秋季多雨、潮湿年份发病重。连作地、沙土地、漏水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

    一、田间发现病株及时将病株连同病土一起铲除,再用福尔马林或石灰水进行消毒。收获时病株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

    二、重病田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水旱轮作最好。

    三、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结构,以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强抗病力。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