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水稻叶尖枯病

2010/1/4 14:47:00 来源:网友

水稻叶尖枯病

  水稻叶尖枯病是由稻生叶点霉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为杂交稻和籼稻后期的重要病害之一。
 
  [诊断]稻叶尖枯病多在水稻孕穗期开始发生,主要危害叶片,一般从叶尖或叶缘开始,以后扩展形成长条形斑,病斑初为墨绿色,后变为黄褐色,最后呈枯白色,病健交界处明显,交界处常有一褐色条纹,有时呈波纹状。病部簿而脆,叶尖易破裂成麻丝状。后期对光可见许多埋生的褐色小点(分生孢子器)。严重时叶片枯死。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在病叶和病种颖壳内越冬,杂草带菌也能侵染稻叶,翌年遇适宜的条件,释放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至水稻叶片,发病后可进行再侵染。一般杂交水稻发病最重,常规中籼稻次之,糯稻发病轻;一般高秆、叶长披软的品种易感病;水稻孕穗至灌浆期最易感病,尤其是该期间低温、多雨和台风有利发病;分蘖后期不及时烤田或烤田不足,生长后期田间不能排水露田或积水较多者,一般发病重。

  [防治]该病的防治应以选用抗病品种为基础,抓好肥水管理,并适期进行药剂防治。

  (1)选用无病种子及种子处理。

  (2)选用抗病良种,中籼有扬稻4号、6号等,粳稻品种大都抗病。

  (3)增施钾、锌、硅肥,巧施穗肥,减轻病害。

  (4)适时喷药防治,孕穗后期每亩用40%禾枯灵可湿性超微粉剂50~75克,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喷雾。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