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培育壮秧技术

2010/1/4 15:14:00 来源:网友

培育壮秧技术

    1.确定播种期、播种量和秧龄 水稻的播种期、播种量、秧龄在培育壮秧中,相互联系和制约,处理好三者间的关系,做到适时播种,播种适量,秧龄适宜,对培养壮秧,实现增产,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生产上,一般按“三看、三定、三保证”的原则协调处理,即:看前作和品种特性,定适宜播种期,保证安全出苗和齐穗,看品种生育期,定秧龄长短,保证秧龄适宜;看秧龄长短,定播种量,保证密度均匀合理。

    (1)确定播种期 播种期决定着整个生育期的长短,并决定水稻秧田期和本田期能否处于较好的环境条件中,顺利地生长发育,获得高产。生产上—般都提倡适时早播,这是为了适当延长水稻营养生长期,使稻株营养体生长良好,为丰产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也为后作创造条件。但决不是愈早愈好,而是有条件的。决定播种期的根据是气候条件、稻田复种轮作制度和品种特性。

    ①气候条件 首先一定要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的安全播种期内播种。水稻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籼12℃,粳10℃,而出苗和幼苗生长的最低温度还要高出2℃以上。扎根较适宜的温度为23~25℃,根据早春晴天,最高温度比日平均温度提高7~8℃,最高土表温度可高出日平均温度10℃左右的情况,当春季日平均温度稳定上升到12℃时,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都无问题。但西南三省这时都时有寒潮侵袭,露地育秧早播,一定要根据气象预报,抓住冷尾暖头播种,才能免遭寒害。就西南三省气候条件看,除云南南部气候特殊,1月份即可播种,2月中可插秧外,川东南、黔南、黔北3月上旬到中旬末日平均温度便可稳定在 12℃以上,可以开始播种,三省大部分地区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播种为宜。

    与此同时还必须考虑早播早栽时,日平均温度应稳定通过15℃以上,秧苗才能正常发根成活;双季稻、早稻品种的孕穗期(减数分裂期)不遭受2℃以下的低温的危害,迟播水稻和双季晚稻一定要在安全抽穗期内抽穗(即粳稻品种≥20℃,籼稻22℃,杂交水稻23℃)等因素。这样就可根据使用品种的生育期长短推断其播种期。

    灾害性天气是决定播种期必须考虑的又一因素,调节播种期是避免灾害夺丰收的极为重要的措施。如川东南和黔北等河谷地区7月下旬至8月上旬常有高温伏旱,杂交中稻通过调节播种期于3月中旬前播种,7月20日前齐穗,才能避灾保丰收。

    ②复种轮作制度 一年只种一季水稻的,播种期不受前作限制,只要日平均温度达到了要求便可播种,一年二熟或三熟地区,稻田前作的收获期限制着水稻的播种期,如播种过早,前作不能收割,以致秧龄过长,移栽到本田后植株未充分生长就抽穗;结果穗小产量低;如播种过迟,生育期短,不但产量低,还要影响后季秋作的栽培。

    ③品种特性 品种生育期不同,播种期也应有差异。晚熟品种对短日反应敏感,需要积温也较高,全生育期长,抽穗期相对较稳定,早播并不能提早抽穗,反而延长了生育期,对稻田的利用不经济。而在一定范围内即使推迟播种仍有相当的营养生长期,只要保证安全抽穗,对产量影响不大,因而播种适期范围较宽。早熟品种生育期短,适当早播,在温度较低的条件下,生育期相对地延长,能获得较高的产量,而迟播则生育期缩短,减产显著,因而播种适期较窄。

    (2)秧龄的确定 秧龄有两种计算法:—种是按从播种到移栽的日数,一种是按秧苗出叶数---叶龄确定。以后者更能反映秧苗生长发育的程度。

    品种生育期不同,秧龄长短不同,早熟品种秧龄应比中熟品种短,晚熟品种又可比中熟品种长。要根据品种的总叶数来掌握秧龄的界限期。一般叶龄余数为3~3.5时开始幼穗分化,而就高产栽培来说,秧苗移栽后至少能长出3~6片以上的新叶,再开始幼穗分化。即移栽后本田期还能长出6~9片叶,植株有一定的营养生长量,生长健壮,为大穗多粒奠定物质基础。如果移栽时叶龄余数为4,则移栽返青后即进入幼穗分化,已属严重超龄秧,难以高产。目前生产上使用的杂交水稻为汕优63、d优63等,总叶数为16片左右,以6~8片叶, 40~50天为宜,不宜超过10片叶,13叶以下的早熟品种5~6叶为宜。据研究,某些地区为避灾或因故迟栽,适当延长秧龄,比迟播短秧龄稳产。

    秧田期的环境条件不同,秧龄也应有所不同。温度高的季节育秧秧龄应比低温季节短,湿润育秧,秧龄宜长,保温育秧,秧龄宜短。特别是本田耕作制度不同,栽插期不一致,秧龄亦有差异,一般应分期分批育秧,以保证栽插适龄秧苗。

    (3)播种量 播种量的多少是培育壮秧的关键,不同播种量的秧苗,生长有较大的差异。稀播的秧苗单株营养面积大,发根多,养分吸收多,光合作用强,因而稻田分蘖早,数量多,个体干物重大,含氮物和碳水化合物的绝对量都多,秧苗健壮。

    许多研究和生产实践都表明,杂交水稻每亩播种量12.5千克以下,培育带3个以上分蘖的秧苗,小本栽插(每窝1~2本) ,移栽后具有发根多,返青快,不易死叶,生长势强的优点,有利于积累较多的营养物质厂实现高产。

    一般说来,秧田播种量的多少,主要应根据对秧苗的要求和品种要求的秧龄而定。同时,育秧方式和播种的早迟也应作为重要参考,即秧龄长,带蘖壮秧,迟播湿润秧,亩播种量宜少;而秧龄短,中、小苗,早播湿润秧和保温育秧的,亩播种量可稍大,常规稻亩播量高,杂交水稻亩播量少。生产上目前的播种量:小苗、中苗秧60~150千克/亩,扁蒲秋30~40千克/亩,分蘖秧10~15千克/亩。

2,种子处理及催芽

    (1)种子处理 播种前,种子—定要经过晒种,精选和种子消毒,保证用纯净、饱满,无病虫和生活力强的种子播种,使发芽出苗整齐,生长一致,为培育壮秧奠定良好基础。

    精选种子的方法是先用风选,筛选,再用溶液进行比重选种,溶液可用食盐或泥水,比重1.05~1.10,精选过的种子要用清水冲洗干净。

   消毒与浸种同时进行。消毒目前多为药剂浸种,10%“401”抗菌剂稀释500倍,浸2~3天,或1%生石灰水澄清液浸2~3天,浸时不要搅动,并避免阳光直射,或将用冷水预浸 1~2天后的种子,浸入福尔马林(40%甲醛)60倍稀释液中3小时。或用300~50q倍强氧性药液浸泡种子12~24小时,对防洽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恶苗病有特效。药剂浸种后均需要清水冲洗干净,如种子尚未吸足水分,还需要继续浸种,待吸足水分后再催芽。

   杂交水稻种子,由于制种时母本抽穗、成熟不一致,一般种子的饱满程度都较差,宜先用清水漂种,除去空壳,再分出充实度较好的和较差的,分别浸种,充实度较差的种子浸种时间。应比充实度较好的种子短24小时。

    (2)催芽 稻谷催芽就是根据种子发芽过程中对温度、水分和氧气的要求,科用人为措施,创造良好发芽条件,使发芽达到“快”、“齐”、“匀”、“壮”的目的。“快”指3天内能催好芽;“齐”要求发芽率达90%以上,“匀”指根芽整齐一致,“壮”要求幼芽粗壮,根芽比例适当(芽相当于半粒谷长,根相当于千粒谷长),颜色鲜白,在催芽过程中要求严格掌握温度,不宜温度过高,防止“烧包”。一般催芽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高温破胸 指种谷上包到胚突破种壳时期,破胸时间宜短,以免消耗过多的养分,一般要求在24小时内达到破胸整齐。为了升温快,常将种谷在50℃以下温水中淘种(预热)1~2分种,再上包密封,保持35~38℃,以增加胚的呼吸强度,缩小种胚活动强度之间的差距,使破胸露自整齐,温度偏低则破胸不齐。

    ②适温齐根芽 指破胸至幼根幼芽达到播种要求的时期,破胸后的种谷呼吸强度剧烈,温度迅速增加。据测定,破胸时的呼骤强度比开始催芽时高31.09倍,由于呼吸热的积累,温度撮易上升达40℃以上,灼伤根芽,产生“毙芽”现象,这是催芽的危险期。因此要注意通气和降温,使温度保持在25℃左右,长出的根芽才粗壮。根据“干长根、湿长芽”的经验,用浇水或翻动的方法调节温湿度,使根、芽生长整齐,比例适当。

    ③摊晾炼芽 当谷芽、根达播种要求长度时,催芽基本结束。为了使芽谷能适应播种后的自然环境,催好的芽谷,一般要摊晾炼芽,置于室内摊放一段时间(至少半天),再行播种。若天气不好,可将芽谷摊薄,待天气转晴后再播种。
 近年来,各地为加快催芽速度,保证催芽质量,创造许多催芽方达,比如地窖催芽法 就是利用地窖酿热物增温促进萌芽,具有保温性好,管理方便,成本低,出芽壮而齐的优点。温室蒸汽催芽法,就是建造温室(可用砌砖石、筑士墙、围薄膜)密封保温,提供蒸汽创造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促进种谷迅速发芽。具有操作简便,发芽迅速,整齐健壮等优点。热湿媒灰催芽法:即以50千克过筛煤灰,用100℃开水湿润(用水量以手捏成团,放开可松开为度)后,迅速与25千克吸足水分预热过的种谷拌和均匀,立即装入木箱内,覆盖保温,置于暖和地方1~2天即可取出,由于煤灰、热水协调了催芽过程中温、水、气的矛盾,其优点是:不翻动、不加水、不“烧包”;先长芽后长根,根芽整齐;播后不落泥,落谷匀,生活力强。

 3.育秧方式和技术

  (1)湿润育秧 又叫半旱秧田,已被农户普遍采用,其优点是能够主动调土壤中水气矛盾,促进出苗扎根,有利于防止烂芽死苗,也能较好地通过水分管理来促进和控制秧苗生长。

  ①整地作厢  秧田宜选择排灌方便,向阳背风,土地质松软,杂草少,肥力较高的田块,整地要求平整,细碎绒和,经澄实1~2天后,排水晾底,再开沟作厢,一般厢宽1.3~1.5米,厢沟宽0.25~0.30米,厢沟深0.15米左右,厢面要抹平,无凹凼,不渍水,无杂草及残茬外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