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产业经济 > 饮料行业 > 正文

中国茶的“迷思”:茶叶产业路在何方(9)

2010/5/21 10:43:00 来源:网友

    记者从三年中两次赴普洱采访的体验来看,科学普洱的这个提法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普洱茶的功效要科学化,二是普洱茶的生产要标准化。普洱市副市长盛军用他的3G手机向记者形象的展示了什么叫普洱茶现在的生产科学。普洱市副市长盛军说:“比如说这里面有海拔,这里还有温度,还有湿度的数字,你比如说这样一个画面,这样一个存储数据之后,经过若干年,比如十年、五年还是二十年,它的土壤、降水量还有茶叶的情况,茶树、茶种的情况,以及茶山是否有病虫害都可以得到很好的监控,所以这样的数字化茶山工程的启动,对我们建立数字农业,提高茶农以及各个粗加工的科技水平应该说非常有好处。”

    盛军告诉记者,他这部手机不仅可以动态监控茶山茶园,还可以监控众多的生产加工厂,过去普洱茶加工厂门槛比较低,质量卫生难于监管,而这恰恰是06、07年中小普洱茶厂泛滥成灾、质量问题频繁出现的重要原因。现在,普洱市实施的“数字化”管理,就是为了从根源上,防范普洱茶走老路。“大家原来担心普洱茶是不是发酵,生产过程当中有很多不确定性,比如说不规范,不卫生,我们通过全程监控,就可以使我们的生产和加工得到一个非常透明公开的信息,比如说这个画面,这个画面就是我们普洱茶研究院生产制作熟茶和生茶的一个车间,大家可以从这些监控数据当中,以及监控这些图象,以及这些数字化管理当中,使我们这些厂,就是普洱茶的生产能够进一步规范,进一步透明,让消费者喝的放心。”

    盛军所说的科学管理只是拉动普洱茶产业走出低谷的第1张牌。在加强质量控制的同时,这个普洱茶主产区打出的第2张牌就是推动茶厂进行大重组、大整合。

    普洱市所属的宁洱县是茶马古道的源头,几年前,记者曾在这里亲历了普洱茶的疯狂,这个县的茶产业,在这一轮市场风波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茶厂当时多少家?”“茶厂当时就是160多家吧。”“现在还剩多少家?”“这个茶厂现在还剩70多家。”“少了一半。那一半的茶厂现在都干什么去了?”“原来有的是没有茶园的茶厂。这一部分淘汰了。有的是有茶园的小茶厂,这一部分投靠了大的茶园。所以呢,企业数量下降了,普洱茶生产的规模还是稳定了。”

    普洱市市委书记沈培平告诉记者,普洱茶的疾风暴雨客观上促使了当地茶企业的重新洗牌,竞争中剩下来的茶厂大有可为。“那么现在呢,经过大浪淘沙,我觉得这个过程是必然的。战国七雄以前是100多个小国家的。那从100多个小国家,归到7个国家,最后归到了秦国。我觉得普洱茶这个能不能也跟战国七雄一样,从100多个国家,到7个国家,最后我们回到一个发展非常好的几个企业里。”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