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产业经济 > 饮料行业 > 正文

十大“该死”的饮料品牌(7)

2010/6/1 10:00:00 来源:网友

    7、汇源-果汽果乐

  该死指数:★★★★★★☆

  正象郑民生“杀童”事件具有“传染性”一样,在一个咨询开放的时代,各种劣迹更容易传染,连营销的“弱智”也一样,汇源也没有例外地被传染上了,最容易受传染的是其新品——果汽果乐。

  “果汁”+“碳酸”=营养+好喝。这种合而不化的“混血”产品,注定难逃被“肢解”的命运。

  碳酸好喝但没有营养,果汁有营养但却不刺激(好喝),所以我就生产出一种既好喝又有营养的一个新品,左可以抢碳酸的生意,右可以抢果汁的生意,

  “左右不顾,唯取中道!”——孔子

  这种思路看起来近乎完美,近乎符合中庸之道。

  但本质仍然是“骑墙术”,仍然免不了被人“肢解”的命运,为了健康,消费者宁愿相信口味不好的东西(受苦口良药的影响),如果为了好喝,人们往往不在乎其健康如何。那就奇了怪了,为何我果汽果乐既好喝又营养为什么就获取不了消费者了?

  作为一个“低介入”的饮料,消费者往往没有那么多时间深思熟虑,特别在购买的一刹那,消费者是“瞬间决策”的思考方式,他们往往只根据他记忆最清楚的那个点进行瞬间决策,如果你有两个点,也就意味着这两个点是“打架”的,进一步讲,就是导致了这两个点都是模糊的。看起来有两个机会,其实一个机会也没有了。

  我常说,老外懂得做品牌,国内企业懂得如何做产品,老外懂得做品牌是因为老外知道消费者的思维模式,国内企业懂得做产品是因为他们对消费者的思维模式一片茫然,所以只有做产品了!

  什么15种营养素、相当于5个半柠檬,好喝又美丽、好喝又健康,这是典型的找优点往产品脸上贴金的做法。

  而外资品牌,很少有人去强调自己产品的诸多“好处”,想想吧!可乐有说自己历史、口味等优点吗?可乐而是把自身所有优点围绕消费者关注的某感受来筑造——畅爽。雪碧是什么?不是碳酸、不是汽水,而是“凉”,是消费者关注的感受。

  做品牌就是在消费者的大脑里下功夫,而坐产品就是在产品优点上下功夫!我这样说,可能你仍然无法比较出优劣,但我要告诉你的是产品是有生命周期的,而品牌却没有,海飞丝的产品不知道换了多少轮,但“去屑”这个点海飞丝永远都在做。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