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产业经济 > 酒品行业 > 正文

葡萄酒运营策略(5)

2010/6/2 10:16:00 来源:网友

    葡萄酒运营策略五:机会贸易

  看好中国市场潜力,国外酒商名义上是将其产品代理或者经销权卖给中国酒商,实质上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简单贸易;接盘后的酒商亦采用全国招商寻找代理或经销商方式,没有市场支持,没有品牌投入,裸价或低价分销产品。

  很多的贸易商是没有酒业运营经验的,也就是所谓的外行资本。其大多是在和国外进行贸易的过程中发现了当地的好产品,受老外的葡萄酒文化影响,以为“酒香不怕巷子深”,以为老外认可的好产品中国人也认可,以国际化的眼光评判中国葡萄酒市场。但是,他们往往远没有真正理解中国酒业市场及中国的酒文化特点。因此,从一开始就陷入了一场劳命伤财的持久战。

  从赚取进口酒机会利润的出发点来看,机会贸易主要表现出三种情况:

  一是国外酒商找到中国代理或经销商;二是中国的经销商或者业外资金找到国外酒商主动代理;三是从中国总经销或总代理接手区域总代理或分销权。从国外酒商——中国总经销——区域总经销——分销商的各个环节,都带有明显的机会贸易倾向。

  据报道,温州进口葡萄酒经销商陈先生,2008年9月从意大利进口了7000箱价值人民币100万元的葡萄酒,每瓶葡萄酒成本价20多元,卖100多元,看似利润很高。但是,如果加上每月的仓库租金、人工、包装、推广等费用,每月需要一大笔钱投入。由于没有从业经验,更没有销售渠道,货物积压在仓库。陈先生不但没赚到钱,还成了一个甩不掉的包袱。

  陈先生透露,经营进口葡萄酒的门槛很低,从进口价和零售价来看,表面利润空间确实大得惊人,吸引很多人向这一市场进军,也确实有人从中获利。但后期运作费用高得惊人,由于要花大成本进行品牌推广,算上关税、运输成本,再经过总代理、总经销商等中间环节,真正到经销商的毛利润只有20%,有些甚至更低。陈先生说,现在做葡萄酒的人很多,但赚钱却不容易。

  业内人士分析说,没有良好的市场环境,产业得不到健康发展,即便有可观的利益回报,也只能昙花一现。进口葡萄酒在中国的发展现在已进入高峰期,随着葡萄酒文化的普及以及消费者对葡萄酒认知度的提升,进口葡萄酒市场不久可能会发生新一轮洗牌。机会贸易面临更加残酷的淘汰现实。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