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产业经济 > 酒品行业 > 正文

酒业“三战役”打响世博会(3)

2010/6/7 9:15:00 来源:网友

    在茅台集团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高级赞助商后,茅台酒成为世博会唯一指定白酒。

  借助这一特殊身份,茅台在“世博纪念酒”方面下足了气力,如用窖藏30年的贵州茅台酒,以世博园内45个国家馆的建筑造型为视觉来源,生产出“三十年陈酿个性化国家馆限量纪念酒——和平使者”;又甄选15年陈酿,为中国的34个参展省、市、自治区限量出品“15年陈酿个性化省市馆限量纪念酒——醉美中华”,除此之外,还有“盛世中国”、“世博喜酒”等特制产品,一时间交相辉映,备受游客、收藏者、业界等关注。

  有分析者认为,茅台与世博会相结合开展《葡萄酒商务》全年订价800元的一系列营销举措,带来的经济效益在4亿元以上。

  由于茅台是上海世博会唯一指定白酒,其他白酒品牌只能选择“曲线进军”,比如衡水老白干成为河北馆唯一指定白酒;今世缘的国缘酒成为联合国馆专用酒;古井贡年份原浆成为安徽馆唯一指定用酒……类似种种,各地白酒企业通过不同的途径也搭上了“世博专列”。

  但就世博会开幕一个月以来的表现来看,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白酒参与世博会,究竟想从中获得什么?从企业角度来看,多是出于两种目的,一是通过高层次国际舞台的展示,快速提升品牌形象,二是针对世博会期间庞大的旅游人群进行促销,以期短期内提升销量。作为企业参加世博会展示的动机,上述二者无可厚非,但考虑到洋酒对中国市场的猛烈冲击,出于整个白酒行业长远发展的考虑,中国白酒还应该利用世博会的舞台进行自我审视与国际化提升。

  记者看到,很多国外葡萄酒利用世博会期间在上海举行推介品鉴会,更侧重于对其产品品质风格的详细说明,每位参会者都会拿到一份包括所有酒样在内的评酒单,比如其酒庄酿酒师会来到现场与参会者互动。

  当前,虽然白酒企业也加强了体验营销,但绝大多数品鉴会却成了“吃喝会”,这显然与酒类市场消费意识的发展趋势不符。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