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产业经济 > 酒品行业 > 正文

扣动射向“酒洋洋”的扳机(2)

2010/6/25 10:05:00 来源:网友

    正面的进攻并不可怕,事实上洋酒采取了更具有麻痹性和隐蔽性的瓦解分化的策略,这种策略在传统行业早已经教训惨痛,早年的活力28、扬子、香雪海冰箱、天府可乐、北冰洋碳酸型饮料等都曾经在这种合资的旗号下,逐渐被瓦解,直到这些被外企打入了“冷宫”。

  危险信号2、

  中国白酒出口量走低

  虽然洋酒在中国销售的份额仅占中国白酒市场整个销售额的1%左右,但是把眼光转向整个国际市场,你会发现,中国白酒的表现其实更糟糕,中国白酒2005年出口约3.5万吨,但到了2009年的出口量仅仅保持了3万多吨上下的水平,虽然与全球经济走势有关,但总体呈现走低趋势。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单是一款俄罗斯的伏特加每年对外出口就有6~7万吨,几乎是中国整个白酒出口量的2倍。”

  全国白酒年出口在100吨以上的只有五粮液、茅台、白水杜康等寥廖无几的几家,而且优势品牌白酒企业的白酒出口量也是微乎其微,甚至媒体还传出五粮液虚报出口额的负面消息,而社会公众对此的评价是:中国白酒企业的国际化还只是一件薄薄的“花衣服”,穿上只是为了好看。

  还有一个让人容易失望的事实是:五粮液的已经有3000多年,杜康有4000年的历史,但是在全球10大世界名酒里面。这些古老品牌全部落选,尽管伏特加距今仅仅700多年年的历史,郎姆酒仅仅400多年历史。

  东方酒打不过西方酒、欧洲酒这是事实。尽管中国白酒在本土市场表现的意气风发,在世界白酒的大舞台上,主角似乎永远是那些洋酒,中国白酒似乎永远在跑龙套。

  危险信号3

  “酒洋洋”变脸“酒中中”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