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产业经济 > 酒品行业 > 正文

金融危机下,中国酒业路在何方?(2)

2010/7/2 9:48:00 来源:网友

    传统名酒在全国市场也频频发力,很多区域成为强势品牌。在全国市场,川酒、皖酒、苏酒三大板块的迅速崛起给全国的白酒树立了一面旗帜。在此基础上,东北酒不甘寂寞,衡水老白干等为代表的东北酒这两年在全国中低端市场做得风生水起。下一个板块崛起该是谁?

  豫酒,国人给了太多的期待!

  三:专业化分工日趋明显。 

  值得白酒企业关注的是,最近两年中国白酒营销水平提高可谓高歌猛进。一般的中小型企业都设立了自己的销售部、市场部。而且两个部门完全独立,相互配合与监督,增加市场部功能的同时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白酒重视销售轻营销的市场操作观念,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白酒企业的竞争其实就是营销的竞争,而营销的竞争主要是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营销团队的提升,另一方面来自于营销水平的提高,而这两方面更深层的讲,需要的专业的分工。营销的竞争是营销系统的竞争。因此,很多的白酒企业感觉原来的思维受限,纷纷借助外脑、借助咨询公司和酒类协会、传统媒体来协助自己提高营销的层次,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国内,安徽皖酒、江苏洋河、河南宋河借助远景咨询公司,仰韶、酒鬼借助盛初等等提升市场竞争能力。而在中西部市场九度营销酒类咨询公司更是备受青睐,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借助外脑来提升自己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四、“重点市场”打造形成共识。

  诸多白酒企业经过多年的市场打拼渐渐意识到“有销量、无市场”的尴尬境地,前几年白酒竞争相对较弱,随着竞争加剧,很多白酒的外部市场渐渐萎缩,而家门口的所谓的基地市场、重点市场渐渐失守,逐步被竞争对手蚕食。在这种情况下生存成了这些企业必须考虑的战略性选择。

  相反,一些企业在局部市场做得有声有色,日子过得相当惬意。河南皇沟在永城一个县的销量就是9000多万,相当于几个小白酒厂的销量,诗仙太白、陕西西凤、河北的衡水老白干在局部市场很多地方都做到了第一。

  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步意识到不做到局部市场第一,营销只能是被人鱼肉,我们既然没有实力做到全国第一,那么局部市场第一对于诸多的中小白酒企业还是可以轻松实现的。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