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产业经济 > 方便食品行业 > 正文

方便面行业:战略创新是出路(2)

2010/8/3 13:06:00 来源:网友

    方便面行业每一次创新的推动主要是从品类创新开始的。

    细细总结,目前各企业已经积累和沉淀的行业创新均属于品类创新,康师傅的“味”、今麦郎的“弹面”、白象的“大骨”等。不难发现,方便面的核心价值均是通过产品品类的挖掘才得以体现,笔者认为,未来方便面各企业依然会从各个角度不断地进行品类创新,下面对方便面的专有材料使用作如下总结,希望能够给企业创新提供一些思路。

    近年来,行业中最典型的品类创新案例,当属白象集团的“大骨面”。自从康师傅的“红烧牛肉面”红遍大江南北之后,方便面各企业纷纷效仿跟进,红烧牛肉面几乎成了方便面行业的代名词,然而白象集团在2004年寻找到“大骨面”品类后,从而成就了白象“中价(一元面)为王”的战略思想,使白象的整体经营战略得以大幅度提升,从而让白象坐稳了行业第三把交椅。其实,华龙集团推出的超值的“一元王”就是想打击白象“中价(一元面)”的市场地位,但无论如何,华龙集团的“一元王”只能算作一个策略产品,用“一元王”这个名称表达做到“一元为王”的心意,但是已很难撼动因为品类创新而制胜的“大骨面”。于是,曾经给白象“大骨面”推广上市最大阻力的小“今野拉面”又不得已浮出了水面。

    有数据显示,近两年中国方便面销量每年都以4%的速度在下跌,但是销售额却保持增长态势。销量下降,销售额却未降,从数字直观来分析,下降的销量是在低价领域,增量的部分是在中高价领域。升降数字的背后,是消费者需求的升降。换言之,消费者对低价产品的需求减少了,对中高价产品的需求增多了。

    其实,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也在同步提升,比如在2002年—2006年,每包零售0.5元的华龙“六丁目”和白象的“好好吃面”随处可见,但现在几乎见不到了。现在我们在农村的小商店随处可见康师傅的桶面和袋面。市场的进与退都是与消费者的需求相关联的,最典型的就是山西市场,2008年之前,白象和斯美特最骄傲的样板市场基本上都在山西,当时两大品牌销量最大的产品均为每包零售0.7~0.8元的产品,由于两大品牌均未能因消费者需求的改变而作好产品线的规划和调整,目前,山西市场反而成了他们的伤心头痛之地。

    由此可见,方便面品类创新,其实质是挖掘消费者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对于整个方便面行业而言,应着力于推动方便面行业战略创新与升级。

    方便面行业要共同挖掘市场需求,共同推进产品结构升级。谁改善得及时,谁改善得到位,谁的收益就会大,河南国华方便面针对中国经典面食进行研发,首期推出的“河南烩面”、“兰州拉面”、“武汉热干面”,极力改善产品结构,无论从持续发展上还是利润贡献上,国华成了众多中小企业中的赢家,国华表面上是赢在产品结构改善上,其本质是赢在了满足市场需求上,是品类创新挖掘出了新的市场需求。

    技术革新是行业战略创新的左轮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