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健康生活 > 消费指南 > 选购技巧 > 正文

专家支招 传授食品挑选攻略(2)

2011/12/8 16:06:00 来源:网友

  挑食醋:一闻二看。据谭梁之所知,“化学醋”、“勾兑醋”从1997年就开始出现,这么多年一直屡禁不绝。家里买的品牌醋还好,像有些像街边饭馆、小吃店的醋,一打开盖,就有一股特别呛鼻的味道,而不是正常醋该有的米发酵后的香味,尤其要注意鉴别。这是因为冰醋酸是一种特别容易挥发的物质。一般来说,老陈醋的颜色深、发黑,米醋的颜色淡,发棕,“化学醋”的颜色更淡,而且味道非常酸。

  辨别黑心“有毒”食品

  三聚氰胺奶粉和今年“3·15”所曝光的“瘦肉精”阴霾还未消退,近日在江苏又出现了“水银刀鱼”。高达300元一斤的长江刀鱼,外表被涂上了一层银粉,鱼肚子则被灌上了水银,这一切都是为了将死鱼伪装成活鱼,并给鱼增重,卖出更高的价钱。蔺新英指出,鱼里加入水银非常危险,即使不吃下去,一旦其暴露在空气中,产生的挥发性物质也会通过呼吸道进入,造成人体汞中毒。

  专家指导攻略:

  挑鱼类:首要准则是新鲜。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曾出台过一个非常权威的水产品购买指南,具体挑选方法是:生鲜鱼的眼睛应该是清澈而且稍微凸起的、腮鲜红没有污垢、鱼身和鱼肉应该有韧性、有光泽。一般来说,买鱼时可以先闻闻它的味道,如果外面刷了银粉,会有股刺鼻的油味。刀鱼的皮非常薄,用手轻轻一粘,就能粘下来。而刷了银粉的死刀鱼,往往变质后皮已经掉了,这层银粉是不管怎么粘都粘不下来的。鱼肚子里的水银不太好看出,但只要打开鱼腹,就会滚出来。专家说,除了刀鱼造假,市场里用普通黄鱼刷上柠檬黄和明胶等物质熬成的糨糊,冒充黄花鱼的现象也非常普遍,两者价格能差上十几倍。最简单的判断方法是,用餐巾纸一擦,纸上发黄,肯定是染过色的黄鱼。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