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经营管理 > 食品营销 > 营销案例 > 正文

专家预测十年后我国150家大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2012/11/6 13:18:00 来源:网友

 
  原标题:专家预测十年后我国150家大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根据历史经验,党代会对于中国经济和企业的影响至少将持续五到十年。这次大会对于企业界来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企业面临的经济社会和国际环境等基本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能否会产生大规模的体制改革和政策红利,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空间。当然,十年时间也是漫长的,十年间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也很多,因此很难精确地判断未来十年企业的发展前景。而事实上,几乎所有的预测、判断、猜想等都不能与人的希望、希冀隔离开来。所以,我们的猜想也具有判断和希望的双重性质。

  趋势一:体制改革造就企业新动力

  当前中国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大规模政府投资的边际收益已经极小,体制改革带来政策红利隐于无形。未来我国是大规模消费主导的时代,我们必须把城镇化做实而不“夹生”,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让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为此,中国将沿着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方向,推行垄断行业改革、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建设、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审批体制改革是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温家宝总理提出的“两个凡”——“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政府都要退出;凡可以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方式的事项,一律不设前置审批”,可望作为缩小政府权力边界、扩大社会组织边界、放松对企业行政管制的指导思想。体制改革将为中国企业发展进一步“松绑”,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和政策红利,中国企业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再出发”,获取新的成功。

  趋势二:居民收入升高助企业转型

  未来十年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中国居民收入将整体上大幅增长,从中等收入国家变为高收入国家。2011年中国年人均收入超过5000美元,2021年中国年人均收入可望达到10000—12000美元。居民收入的大幅增长将成为中国内需的坚实基础。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制造”将逐渐转型升级,从低端制造环节向高端制造迈进,从单纯制造向产品质量、产品设计、研发、品牌和渠道建设等综合化发展。以肉制品为例,目前被广为应用的暖链肉制品将广泛升级为冷链肉制品,肉类营销将变成“冷链生产、冷链运输、冷鲜销售、连锁经营”,产品质量更高更安全,企业利润也更丰厚。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中国企业在从吃(食品)、穿(服装)、住(住房)、用(耐用消费品)、行(出行)等各方面的产品和服务供给上均将转型升级。

  趋势三:150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过去十年,是中国大企业高速成长的十年,中国最大500家企业的入围门槛标准从20亿元提高到170亿元,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从11家跃升至73家;众多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命脉的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进入500强行列,也有数家通过自主技术创新、并购重组进入世界500强的民营大企业。从大趋势上判断,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由大国到强国、由成本领先到价值创新、由制造到创造的历史转折点上,正处在由全球经济的融入者逐步走向全球经济的驱动者的新起点上。大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未来十年仍然是中国企业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到“十二五”末,中国将超过100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十年后,中国将可能有150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家电、机械、汽车、电子、消费品、能源、金融等领域的众多民营大企业将陆续成为世界最大企业的一员。

  趋势四:国有经济有所为有所不为

  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停滞是不争的事实。部分具有行政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携行业地位、政府资金、政府需求等巨大优势,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张,对行业内民营企业有一定挤出效应;部分行业的国有企业对于既往的经济体制改革成果置之不理,开始走回头路;一些高速扩张的国有企业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和未知领域中陷入衰退;一些真正需要国有经济、国有资本去做的领域,比如种子产业、公共品提供等,他们并没有承担起应有的责任。经济低速增长下,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有所为有所不为,势在必行。未来十年内,中国可望沿着一条改革路线图,推进重点行业的国有经济调整和改革,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领域国有经济的力量会加强,比如航天、大飞机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等;一些高度市场竞争的领域,国有资本或会逐渐退出或保留部分比例,按照市场化原则盘活国有资产,提高国有经济增长质量,可望实现。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