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产业经济 > 食用菌行业 > 正文

食用菌产业对乡村经济的推进作用

2012/12/6 14:38:00 来源:网友

    在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 加快发展食用菌产业,不仅有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而且可以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因此政府要把加快发展食用菌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的新亮点,进一步统一思想,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合理、有序的发展食用菌产业,从而开创生态农业发展的新局面。下面,以滦县王店子镇食用菌产业发展为例,探讨食用菌产业对县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以期对本地食用菌产业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1 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

     近几年, 滦县特别是王店子镇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立足劳动力密集的优势,支持农民种植食用菌,确定带动了农民增产增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当地的食用菌(主要以双孢菇、木耳为主)已成为农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 2011 年王店子镇制订了“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定了“南山北园”的工作发展思路,全面推进农业工作调结构、上水平。其中项目建设之一:以高城子磊鑫淼绿禾源食用菌基地为基础,以“公司 + 基地 + 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绿色无公害大棚和双孢菇大棚 33.33 hm2。 建立双孢菇加工基地或回收点,确保双孢菇行业的良性发展和壮大,使它成为我镇特色农业的支柱产业。 其生产的双孢菇产品已远销北京、天津等几大城市。 从生产、贮运和销售环节来看,王店子镇食用菌产业化格局已初步形成。

2 食用菌产业发展可行性分析

2.1 农业结构调整,为食用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王店子镇党委政府大力提倡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食用菌产业,投入资金较低、相对粮食作物却具有较高的产出,经济效益高,而且又是绿色农产品,是当地农业结构调整首选项目,加之政府引导、提倡、扶持,相关部门又加大了对食用菌资金、技术、信息的扶持,当地的食用菌产业迅速发展起来。

2.2 食用菌需求增加

    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对食物质量、营养价值的追求,使食用菌需求增加。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等优点,较好地改善了人们的膳食结构,同时还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良好效果。 滦县临近天津、北京,境内有 102、205 国道,京哈高速,交通便利,因此,发展食用菌,能满足广阔的市场需求。

2.3 可利用资源丰富

    仅从王店子镇来看,境内及周边有奶牛养殖小区 5个, 丰富的牛粪资源, 可满足 500~1 000 个生产面积200m2的大棚。 双孢菇现在北京的价格为2~2.50元/kg 之间,每平方米产菇 15~20 kg,按 2 元/kg 的价格,每平方米产菇 15 kg 计算,每平方米产值 120 元。 占地 200 m2的大棚通过架式栽培种植面积可达到 500 m2, 一个大棚产值可达到6万元,1000个大棚产值可达到6000 万元。 而1 个大棚生产原料及所用菌种成本,需 5 000 元,建 1 个占地 200 m2的永久性大棚需资金 3.50~4 万元,而其年经济效益是花 6~7 万元资金建成的占地 400 m2蔬菜大棚的 2 倍以上。 所以,生产双孢菇产业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3 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科技投入不足

    农民知识水平偏低, 缺乏系统的相关知识培训,再加上政府有关部门相应的科技投入不足,服务不到位,不能有效地对农民进行技术支持, 生产状况原始落后,严重影响农民发展食用菌生产的积极性。与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相比,滦县对食用菌的生产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人才队伍、科研水平、科研手段、科研投入等方面与先进地区,如遵化刘备寨乡、保定望都等有很大差距,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与目前快速发展的食用菌产业极不相符。

3.2 市场开发力度不够

    当地食用产业没有形成规模,多是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 自产自销。 食用菌生产的产品主要为双孢菇、香菇、平菇等,多以鲜品为主,深加工产品几乎为零,产品附加值低,销售上对商贩的依赖性大,一旦市场被动,抗风险能力差。加之,当地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生产菌种的企业规模小,产品科技含量低,在市场上缺乏效力。

3.3 产品精深加工技术薄弱

     食用菌的医疗、保健功能已得到公认,但目前食用菌产品中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少,产品附加值低。养殖户只局限于鲜菇栽培,几乎不收购和加工。 即使从事加工的企业也是以盐渍品、干制品、瓶装罐头等初级加工为主,精深加工和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现有技术、设备落后,科技含量低,食用菌药用成分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等的开发力度还远远不够;产业链短,综合利用水平低,没有真正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

3.4 市场建设跟不上产业发展步伐

    滦县乃至唐山市目前还没有一个规模化的食用菌交易市场,本地的食用菌营销队伍尚不成熟 ,食用菌商品流通不畅,食用菌产品的销售价格掌握在外地经销商的手中, 种植户除了卖给这些经销商之外别无选择,只能按照经销商定的价格出售,致使菇农们卖菇难。 如此状况,不仅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而且极大制约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4 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4.1 加大科技投入

     加大科技投入,研制适合当地条件的高效、生态、绿色食用菌生产技术规程。加快适用本地食用菌品种的引用。 建立健全食用菌技术服务网络,对菇农进行全程式跟踪培训。 政府牵头扶持组建食用菌协会,使其成为引领市场、指导技术、信息服务的桥梁与纽带;支持食用菌生产示范户建设,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拉动全镇乃至全县的食用菌发展, 尽快形成食用菌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食用菌生产基地。

4.2 完善服务体系

    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技术指导机构,鼓励科技人员经常深入生产一线,对种植户进行全方位技术、物资服务。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农民的技术素质,提高食用菌生产的科技水平。通过“科技下乡”等活动,把科技知识送到农民的田间地头,提高农民的栽培技术水平。 农业科技人员应该真正做到为农服务,踏踏实实地深入农村,确定指导农民科学、合理地进行食用菌生产,为农民解疑答难,从而提高食用菌生产的科技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

4.3 提高食用产业集约化水平

    根据外地成功经验,按照“兴办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建立一个基地、覆盖一批农户”的模式,狠抓龙头企业建设,对开展食用菌产销服务的经营大户,要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扶持。扩大食用菌产业的龙头企业规模,增强其对周边农户的带动能力。 热情服务外来的客商,帮助其组织好货源,协调办理储运手续,疏通外销渠道。探索建立“公司 + 基地 + 农户”、“专业市场 + 农户”、“中介组织或协会 + 农户”的多种生产模式,形成产业化经营机制。 逐步建成管理水平先进、技术力量雄厚、营销能力强的食用菌龙头企业或专业营销队伍, 发挥其拓市场、带基地、连农户、搞加工的作用,推动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

4.4 推进食用菌产业标准化发展

    要按照技术先进, 符合市场需求和国际标准要求,建立包括食用菌生产技术,加工包装,储藏运输等环节的质量标准体系,使龙头企业生产、加工流通的各个环节都有统一标准和技术规范,以此来推动当地食用菌产业的良性循环。栽培环节,要实行无公害生产,建立标准化,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加大食用菌生产环境和源头净化,严格控制生产过程,确保全程质量安全。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