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经营管理 > 食品营销 > 营销管理 > 正文

多元化:失败的公式VS成功的原则

2013/1/31 15:39:00 来源:网友

尽管在1997年和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东亚与中国多元化企业的绩效普遍较专业化经营的企业差,但西方企业曾经盛行的对本业热情冷却、为剩余资金寻找出路的多元化,仍在中国不断上演,中国企业多元化的失败公式与西方也有相同之处。那么,保持企业基业长青的多元化原则有哪些呢?

年前与一位企业家谈及企业转型的话题。他说在矿业赚了很多钱,但觉得太辛苦,不忍心一帮创业的兄弟再如此下去,所以决定将资金分散投资到其他五六个项目上去。这些项目颇为多元,从高科技、造纸到办学校都有。显然,这位企业家有充裕的资源,也不乏为其资源找出路的策士,但是他面临的问题是缺乏管理这些不熟悉事业的人才。笔者本想与其聊聊中外多元化的经验,可惜缘悭一面,就以此文与大家分享吧。

西方商业史上的多元化失败公式

在西方商业史上,企业多元化的例子比比皆是,失败者多,且少数成功者有非常特定的条件。美国企业近期多元化的热潮,发生在1973年首次全球能源危机后的15年间。突如其来的能源危机,令石油价格在1973-1981年间史无前例地暴涨了10倍,让许多依赖石油与天然气的下游产业惊恐不已,担心将长期萧条,成为夕阳产业。有些企业因此大胆利用兼并收购的方式进入新领域。这些投资,有些是往本业上游或下游发展。例如,1981年美国杜邦公司(DuPont)以当时史无前例的天价70亿美元收购CONOCO石油公司。

杜邦与其投资银行的盘算是,石油价格经历过1973年与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后已连涨了8年,至1981年每桶已近34美元,以此预测,油价将在短期内涨到100美元/桶,那么,CONOCO油田储量的估价将远超杜邦的收购价。未来若油价上涨造成杜邦的石化纤维行业利润减少,可被上游石油产业利润的增加弥补;并且,杜邦进入石油业后,通过垂直一体化内部交易,可控制本业的原料价格,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但是市场并不这么想,在宣布这桩并购案后,杜邦股价狂泻,股票纷纷被投资人抛售。市场分析认为,杜邦对油价的估算太过乐观,事实上,在20世纪80年代,油价从来没有超过每桶35美元。另外,杜邦也高估了垂直并购带来的效益。第一,杜邦本业是化工,并不熟悉石油产业。第二,杜邦认为石油与化工部门间可以互相补贴、经营风险降低的想法也被质疑。试想,若石油部门在油价每桶100美元时必须以35美元的价格卖给自己的关联企业,在此预期下,管理者和员工哪有心思努力工作?两部门间的勾心斗角及缺乏市场竞争的鞭策与激励,将为杜邦公司带来额外的管理成本。就算是杜邦的盈利波动因并购而降低,投资人也未必追捧杜邦的股票,因为他们若担心杜邦的盈利波动,大可自己去买CONOCO的股票来对冲风险,不需要杜邦去收购CONOCO,更何况还要经营一个不太熟悉的新行业。

说到底,杜邦在这项并购案中真正能兑现的效益,是保障了其本业化纤产品生产原料在市场剧烈变动下的稳定供应,避免原料供应中断的各种损失,如厂房及设备停机的成本、下游客户的流失等。但是,杜邦并未在收购公告中提及此效益,可能是这一效益远不足以大到支持其收购的天价。杜邦最后在1999年卖出了CONOCO公司。

在美国这一时期多元化的热潮中,也有许多企业利用并购进入了与本业几乎不相关的领域。例如,因会计造假丑闻而清盘的安然公司(Enron)收购了电缆事业。其理由很有趣,说是可以将电缆埋设在自家的天然气管道旁,节约土地成本。后来也被会计造假丑闻困扰的美国知名影印机巨头施乐(Xerox),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了金融保险业。老牌相机相纸企业柯达(Kodak)以并购进入了医药业。另一家老牌企业固特异轮胎(Goodyear)在1983年并购一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后,斥资7.5亿美元建了一条从加州到德州的当时美国最长的输油管(AllAmericanPipeline)。竣工营运后不久,因天气寒冷,石油凝固堵塞了这条输油管。美国主流媒体也不禁评论,固特异是花了股东一大笔钱制作了一管长达1200英里的牙膏。

众多企业的多元化策略,大都以失败退出告终。它们所犯的共同错误是,认为家花没有野花香,邻家的土地比自家的肥。当然,这种想法最后变成被公司执行的策略是有原因的。第一是来自对本业萧条的担心,认为未来再怎么努力经营也不容易有钱赚,看到别的行业好像很好赚钱,就投了进去。第二是已在本业稳居领先地位,手中现金充裕,在有钱、有信心的鼓舞下,挥师进入新领域。第三是委托代理机制下的利益冲突,钱不是自己的,赌一把,赢了是我的功劳,输了是股东(在中国还有国有银行)的损失。总结这些西方企业的教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多元化失败的公式:对本业丧失热情,现金过剩,利益冲突。

通用电气多元化神话的破灭

可能有人会说,大名鼎鼎的通用电气(GE)的多元化不是很成功吗,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作为一个大型跨国集团,通用电气始创于发明家爱迪生设立的电灯公司,后于1892年与汤姆森·休斯顿电气公司合并,其至今已有133年的历史,在世界11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全球拥有近30万员工,是道·琼斯工业指数1896年设立至今唯一仍在指数榜上的企业。

曾几何时,通用电气成了公司多元化的代名词,其业务范围涵盖飞机引擎、照明电器、发电设备、医疗器械、高新材料、数字传媒、金融服务等领域。对于这种多元经营格局,通用电气原总裁杰克·韦尔奇称许道:“通过各业务分部的共同运营,使得整个通用电气的力量远远大于各业务部门的简单叠加。”举例来说,通用电气的商务融资部为企业提供了从贷款、投资、租赁到项目融资的各种服务,这些金融服务解决了潜在客户的融资困难,促成了通用电气其他业务部门的销售增长。事实也证明,通用电气的多元化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公司收入、利润各项指标长期保持两位数增长,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多元化经营典范。

然而,通用电气成功的模式难以复制,我们再少见到这样的例子。并且,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通用电气的金融部门GE资本遭受重创,陷入投资亏损、资本不足和信用评级下降的境地。受其拖累,通用电气出现自2003年以来的首次盈利下滑,公司股价从2008年初的37美元下跌到2009年2月的不足10美元,跌幅近80%,一直到2010年末也仍在每股20美元以下。

通用电气的经验告诉我们,多元化经营的重要优势之一,是以企业部门间有效率的内部交易市场取代成本高昂的外部市场。然而,内部市场取代外部市场的前提是,必须有一套高效率的内部管理制度与高质量的管理团队。本文开篇那位筹谋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家,缺的正是人才与管理制度。即便有制度,有人才,通用电气近年的衰退不振,也说明没有永不破灭的多元化神话。事实上,多元化不但不能降低经营风险,相反可能如通用电气般,因一个部门不尽如人意的表现而拖垮其他部门乃至整个企业。

笔者于1999年发表的一篇研究发现,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东亚地区多元化经营企业的绩效表现普遍较专业化经营的企业差。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