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食品检测 > 微生物检测 > 正文

蜡样芽胞杆菌及检验

2013/4/2 16:49:00 来源:网友

在《Bergey氏鉴定细菌学手册》第8版中,蜡样芽胞杆菌的分类地位为芽胞杆菌属的第I群,该群有22个种。根据营养型菌细胞的宽度分为两类,蜡样芽胞杆菌、蕈状芽胞杆菌、苏云金芽胞杆菌、炭疽芽胞杆菌和巨大芽胞杆菌属“大细胞菌种”。

1950年Hauge在对挪威奥斯陆某医院职工和病员进食甜食后引起的食物中毒研究中,首次明确指出蜡样芽胞杆菌的致病作用。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性

蜡样芽胞杆菌为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大小为1-1.3×3-5μm,兼性需氧,形成芽胞,芽胞不突出菌体,菌体两端较平整,多数呈链状排列,与炭疽杆菌相似。引起食物中毒的菌株多为周鞭毛,有动力。

2、培养特性

蜡样芽胞杆菌生长温度为25-37℃,最佳温度30-32℃。在肉汤中生长混浊有菌膜或壁环,振摇易乳化。在普通琼脂上生成的菌落较大,直径3-10mm,灰白色、不透明,表面粗糙似毛玻璃状或融蜡状,边缘常呈扩展状。偶有产生黄绿色色素,在血琼脂平板上呈草绿色溶血。在甘露醇��卵黄多粘菌素(MYP)平板上,呈伊红粉色菌落。

3、生化特性

表1:蜡杆芽胞杆菌的生化特性及其与近缘菌的鉴别

特 性

蜡样芽胞杆 菌

苏云金

杆 菌

蕈状芽胞杆 菌

炭 疽

杆 菌

巨大芽胞杆 菌

革兰氏染色

+a

+

+

+

+

过氧化氢酶

+

+

+

+

+

动 力

+/-b

+/-

-c

-

+/-

硝酸盐还原

+

+/-

+

+

-d

分介酪氨酸

+

+

+/-

-d

+/-

抗溶菌酶

+

+

+

+

-

卵黄反应

+

+

+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