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经营管理 > 食品营销 > 营销管理 > 正文

浅谈市场营销中吸引客户的三个关键点

2013/4/19 15:44:00 来源:网友

   酒香不怕巷子深——在竞争激烈的通信市场,这个传统观念正在被颠覆。企业已经意识到:要想在风起云涌的市场中牢牢占有一席之地,必须重视营销的作用,必须精心进行市场营销的策划,提升市场营销的质量。然而,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一些企业的营销行为显得有些牵强,只能算是一种推销产品层次的活动,缺乏系统性,无法给企业的形象和品牌带来高价值的内涵。那么,该如何强化通信企业的市场营销实力?笔者认为,应该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不断创新,提高市场营销活动的品位、实用性和美感。

   给客户一个关注的理由

   靠市场营销活动的品位性

   市场营销活动品位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客户对通信业务的选择和需求。许多知名企业的大量经典营销案例证明:独特的、高品位的市场营销策划和运作,是引起客户关注企业、关注产品和选择使用的重要手段。市场营销活动并不是简单的推销,更不可能靠一时的哗众取宠来博用户眼球,真正有效的、有品位的营销是建立在与客户全过程、全层次的沟通中,实现企业与客户的共赢。

   有一家生产情侣型饮料的公司很是别出心裁,该公司将这种情侣饮料设计成一瓶双管,两支吸管相连相通,构成一个“心”字形,寓意心心相印。同呼吸共命运的爱情主题,深受热恋中情侣的喜爱。其实,这算不上什么大的创新,只是一个小小的举措,却轻而易举地赢得了客户的关注。为什么?因为这种设计方案体现着强烈的情感因素,它是美好的、温馨的、有品位的。眼下,很多成功的企业都追求“文化搭台,营销唱戏”或是“在商言情式”的市场营销策略,提高企业营销互动的品位和格调,把市场拓展、品位追求、客户关注这三者有机联系在一起,实现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亲密接触。

   通信企业要想达到与客户共赢的目标,首先要使客户关注自己的产品,这就需要企业对市场营销进行策划设计,为营销方案赋予带有企业特色文化和品位的内容,超越客户的期望值。要研究不同客户群体特有的心理模式和消费行为,找准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与客户关注点之间的共鸣,通过有内涵底蕴的营销手段,让客户关注通信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给客户一个选择的理由

   靠市场营销内容的实用性

   对客户来说,之所以选择这个企业而不是那个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可能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客户认为这种选择能够为自己带来很强的实用性,包括物质层面的实用和精神层面的享用。发现这种“实用性”并从中分析出客户的选择倾向,就能够增强营销活动的实用性,让用户在选择的时候一目了然。

   当然,说到营销的实用性,并非就是千篇一律的促销、打折或赠送等浅层次的竞争手段。提高市场营销的实用性,应该成为通信企业对客户的一项长期承诺,让客户切身体会到:选择该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就是选择了价值增值。

   信息通信市场是一个新技术、新业务层出不穷的领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舞台上,众多的产品、应用和服务,让客户在面临选择时会举棋不定、难以抉择。同时,现代社会,客户的消费理念日趋理性,这决定了客户在选择通信产品和服务时,往往要综合考虑售前、售中、售后,以及速度、质量、功能等多方面的实用性需求因素,或是实用性附加因素。两方面的原因,常常让客户在消费时犹疑不决。这个时候,如何让客户下定决心选择你的产品和服务?一个重要的手段是,在营销方案中传递并强调客户心中所需的“实用性”,当客户明确感受到这种实用性的时候,选择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给客户一个喜爱的理由

   靠市场营销传递的美感性

   从消费心理学上来分析,客户最终选择一个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是因为其在心灵深处认同这个企业的品牌形象。很显然,没有一个客户会心甘情愿选择那些感到厌烦的企业品牌的产品或服务。抓住这一心理,通信企业应该在市场营销活动中,向客户传达一种美感,这是一种高层次也难以被对手超越的竞争手段。

   贝尔电话曾有一个以情感渲染为营销添彩的经典案例,大概内容是这样的:傍晚,一对老夫妇正在用晚餐,这时电话铃响了,老夫人去接电话,老先生问:“谁来的电话?”老夫人答:“女儿打来的。”老先生又问:“有什么事?”老夫人答:“没有”。老先生惊奇地问:“没事,几千里远打来电话?”老夫人动情地说:“女儿说她爱我们。”

   能够深深打动客户心理,能够带来美好感觉的营销创意,其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任何一个企业,只要能在客户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双方密切沟通的平台。把关爱客户的理念传递到客户的心中,带给客户美好的感觉,这是每个企业都应该追求的终极目标。

   在如今这个时代,客户对企业的品牌美感已经成为决定消费选择的关键因素。无论市场如何变化,无论竞争多么残酷,能给客户带来美好感觉的企业,才是客户最终喜爱的企业。这就是永远不变的市场竞争法则。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