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青花菜细菌性角斑病症状与防治

2013/4/28 14:37:00 来源:网友

青花菜细菌性角斑病: 

细菌性角斑病是青花菜的重要病害,分布较广,发生较普遍,以夏秋种植受害较重,一般病株率20%~30%,对产量无明显影响,严重时病株可达80%以上,显著影响产量和品质。此病还可为害多种其他十字花科蔬菜,亦常和细菌性斑点病混合发生,加重其为害。    

[症状]此病从小苗至成株均可发生。初在中、下部叶片的叶柄两侧出现油浸状坏死小斑,灰褐色,稍凹陷,逐步发展成膜状多角形至不规则形病斑,灰褐至暗褐色,油浸状,具有光泽。空气潮湿时叶背病斑表面溢出污白色菌脓,后期呈膜状腐烂。干燥时病斑呈灰白色,易破裂穿孔。多个病斑连片,常使叶片皱缩畸形,最后死亡干枯。严重时病害亦侵染叶柄,形成长椭圆形或条形病斑,显著凹陷,黑褐色,略具光泽。    

[病原]Pseudomonas syringae pv. maculicola(Mc Culloch)Young el al. 属假单胞杆菌属,丁香假单胞菌白菜斑点病致病变种细菌。病菌菌体短杆状,大小为0.8~0.9微米×1.5~2.5微米。成链状,无芽孢,具1~5根极生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好气性。肉汁胨琼脂平面上菌落白色,平滑,有光泽,渐变灰白色。边缘初为圆形,后稍有皱褶。肉汁胨液中云雾状,无菌膜。在KB培养基上产生蓝绿色荧光,无PHB积累。能产生果聚糖。    

[发病规律]病菌随病残体越冬,也可在种子上存活过冬。借风雨、浇水传播蔓延。病菌生长温度4~41℃,最适生长温度25~28℃,48~49℃10分钟即致死。高温多雨,空气潮湿利于发病。寄主生长期多阴雨或降雨次数多,雨后即开始发病。不同品种病害发生程度略有差异。    

[防治方法]

1.选用或引进较抗病品种。

2.实行与非十字花科、茄科、伞形花科蔬菜轮作。    

3.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