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产业经济 > 农产品行业 > 正文

大力加强我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

2013/8/5 14:22:00 来源:网友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连续迈上几个大台阶。以粮食生产为例,1979年我国粮食产量3亿吨,1984年上升到4亿吨,1994年增加到4.5亿吨,1999年进一步上升到5亿吨。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因此,党中央作出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判断,并针对出现的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及时提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始终面临人口增长、耕地减少和水资源短缺等刚性问题的制约,保障我国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

  农业部适时提出了立足发挥比较优势,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构想和部署。从2002年开始,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选择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棉花、“双低”油菜、“双高”甘蔗、柑橘、苹果、肉牛肉羊、牛奶、水产品等11种优势农产品,具体规划了35个优势产区。并根据形势发展,又相继编制了优质水稻和生猪两个品种的优势区域布局规划,进一步完善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体系。截止目前,在全国共确立了13个品种41个优势产区,为优化全国农业区域布局勾化了基本蓝图。

  1 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成效有目共睹

  几年来,我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迈出了重大步伐,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效。

  (1)优势农产品在空间上日益集聚。过去在一些发达国家才能看到的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大场景,已在我国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水稻、小麦、玉米、大豆4大粮食作物9大产业带初步形成,集中度分别达到86%、92.3%、62.1%和53.2%;棉花已形成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三足鼎立”的格局,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97.5%和98.4%,分别比2001年增长3.5个和3.9个百分点;长江流域油菜带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85%左右,占世界油菜面积和产量的24%和26%;渤海湾和西北黄土高原两大苹果带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87.8%和88.7%,尤其是陕西,优质苹果面积达到639万亩,居全国首位,产量560万吨,已经占到世界产量的近10%,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重要的优质苹果生产集中产区。今年预计苹果栽植面积达到670万亩,产量有望达到650万吨;广西、云南、广东、海南4省甘蔗产业带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89.2%和91.5%,分别比2001年提高3.7个和3.4个百分点;柑橘已形成了长江上中游加工甜橙、赣南-湘南-桂北鲜食脐橙、浙南-闽西-粤东宽皮柑橘的3个柑橘产业带,面积占全国的80%以上;形成了以黄淮海平原为中心的中原肉牛带及东北肉牛带,8个省区出栏肉牛和牛肉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59%和65%;肉羊产业带涉及的15个省份出栏肉羊和羊肉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77%。奶牛产业带主要集中于东北、华北和京津沪城郊,涉及的7省市存栏奶牛达到644万头,牛奶产量1694万吨,分别占全国总量的53%和62%,分别比2001年增长140%和218%。渔业逐渐形成了“两带一区”,即东南沿海和黄渤海优势出口水产品养殖带和长江中下游优质河蟹养殖区。

  (2)优势农产品优质化率明显提高。各地适应市场需求,积极淘汰劣质品种,压缩普通品种,发展优质专用品种,优势农产品生产展现勃勃生机,实现了优质优价,促进了农民增收。2005小麦优质化率首次超过50%,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小麦总面积的54%,比2001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据河南省农业厅调查,河南省农民种植1亩优质小麦较一般小麦平均增收40多元,据此推算,2003~2006年河南省4年累计发展优质小麦14012万亩,农民仅此一项就增收56亿多元。江苏省优质弱筋小麦面积已占全省的40%左右,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弱筋小麦生产基地和国内面粉加工企业所需弱筋小麦的主要来源地。目前,全国优质水稻、专用玉米、高油大豆面积分别占全国的64.7%、36.9%和64.8%,其中,优质水稻和专用玉米面积分别比2001年提高了6.7个和15.9个百分点;双低油菜面积占全国的77.3%;红富士、新红星、乔纳金等优新苹果品种栽培面积达到全国的75%以上。名特优新畜禽、水产品明显增加。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势头进一步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明显改善。

  (3)优势农产品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各地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物流业,引导各类龙头企业将基地建设和加工项目向优势区域转移,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带(区),延伸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业带建设水平和质量。如内蒙古的乳品加工,河南、河北的小麦和肉类加工,吉林的玉米和肉牛加工,湖南的水稻加工,江苏、福建的茶叶加工,新疆的葡萄和番茄加工,京津和上海等大城市郊区的畜禽、果蔬、乳品的精深加工等带(区)在全国均居于领先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吉林省2005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已超过汽车、化工产业,成为本省最大的支柱产业。伴随着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在全国涌现了一大批加工营销知名品牌,如北京三元、上海光明、北大荒米业、内蒙古伊利和蒙牛、吉林皓月等等。

  (4)优势农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通过几年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不仅促进了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的形成,也提高了农产品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农产品整体竞争力。目前,我国苹果已出口到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日益增强,东南沿海、黄渤海及长江中下游水产品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98%,其中,对日鳗鲡出口量占据日本90%以上的鳗鲡进口市场,对美罗非鱼出口量占据美国60%的罗非鱼进口市场。新疆年出口棉花数量4.7~29.2万吨,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具规模实力的棉花产业发展区域。

  从几年的实践看,各地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发展,深化了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了农业生产布局,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又快又好地发展。2004、2005年我国粮食连续两年增产超过1000亿斤,其中4大粮食作物9大产业带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85%。畜牧业、渔业产值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33.7%和10.2%。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的比值由2001年的5.1:2.8:1优化为4.9:3.3:1。同时,产业带的发展促进了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带动了“一村一品”的发展,引导具有区域优势特色的主导产业逐步兴起,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 加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

  为尽快建成引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产业带,2006年,农业部适时启动实施了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促进行动,在“十一五”期间,每年选择8个左右的产业带进行重点推进,通过5年努力,全面完成《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确定的41个产业带的促进任务,推动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向纵深发展。

  2.1发展思路

  加快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为依据,遵循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规律,准确把握我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形成和发展所处阶段及其要求,依靠科技进步,扩大优质专用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着力提升农产品品质,促进产业链条对接和延伸,培育知名品牌,积极推进产业整体开发,不断提高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质量和发展水平,把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成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促进产业集聚,全面推进区域布局优化,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

  2.2工作重点

  我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必须着眼于产业整体开发,立足发挥比较优势,重点在优质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服务社会化“五化”上下功夫。

  (1)优质化。优质化的农产品是产业带建设的生命线。要把优化产业带内的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作为重点,按照市场需求,积极引进、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和集约化供种水平。要充分利用现有优粮工程、种子工程、畜禽良种工程、水产良种工程、良种补贴等投资渠道,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快农作物、畜禽、水产良种更新推广步伐。粮食作物主要发展优质专用品种,经济作物主要提升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畜产品以发展草食、节粮型优良品种为主;水产品着力提高名特优新品种比重,培育适宜大规模养殖、加工、出口的重点品种。

  (2)标准化。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对提高农产品整体质量水平至关重要。要按照农业标准产前、产中、产后相配套的原则,继续制修订一批优势农产品标准,加快完善农业标准体系。按照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的要求,加快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努力把这些基地建设成为优势农产品的出口基地、龙头企业的原料供应基地和名牌产品的生产基地。加强优势农产品质量检测、监测能力建设,突出产地环境监控、投入品质量监管、生产技术规范、市场准入、市场监测等关键环节,建立从田间到市场的全过程控制,运转高效、反应迅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不断提高优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3)产业化。产业化经营是推动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的重要带动力量。立足产业整体开发,加大对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基地建设、新产品开发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科技含量高、加工程度深、产业链条长、增值水平高、出口能力强、符合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要求的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突出龙头企业与优势产业带之间的“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向优势产业带内集聚,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模式,逐步壮大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加速“龙型经济”发展。积极引导和支持产业带内农民发展各类专业经济合作组织,鼓励农民围绕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开展多元化、多形式的合作,提高优势农产品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4)品牌化。品牌化是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知名度的集中体现。要加快产业带内名牌农产品的培育和优势特色农产品的保护和挖掘,结合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认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