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食品百科 > 食用菌 > 正文

桦剥管菌

2013/11/19 16:34:00 来源:网友

又称桦孔菌、桦滴孔菌、桦多孔菌

子实体中等至较大,无柄或几乎无柄。菌盖近肉质至革质,扁半球形、扁平,靠基部着生部分常凸起,(4-24)×(5-35)cm,厚1.5-9cm,表面光滑,初期污白褐色,后呈褐色,有一层薄的表皮,可剥离露出白色菌肉,边缘内卷。菌肉很厚,近肉质而柔韧,干后比较轻,为革质。菌管层色稍深,菌管长2.5-8mm,易与菌肉分离,管口小而密,近圆形或近多角形,每毫米3—4个,靠近盖的边沿有一圈不孕带。

药用价值

属桦木属树木专性木腐菌,引起木质部形成褐色腐朽。该菌子实体的热水提取液加40%NaOH及乙醇后所获得的沉淀物,对小白鼠肉瘤180抑制率为72%。从此菌可分离到多孔菌酸A、B及C,可抑制分枝杆菌的生长;蹄菌酸对化脓小球菌有抵抗作用。另外此菌可抗小白鼠及猴子的脊髓灰质炎。

食用价值

幼嫩时可食用。

防治方法

孢子借风传播至段木的切面与伤口处发生危害。在香菇段木栽培中,是经常发生的一种大型真菌。

发现后应当立即刮除,拿到远离菇场的地方深埋或烧掉,感染区喷洒1%的硫酸铜水溶液或0.5%的波尔多液。(来源:《食用菌栽培异常现象300解》)

桦剥管菌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