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产业经济 > 豆制品行业 > 正文

融资豆遇“洗船”风波

2014/4/22 15:51:00 来源:网友

(记者 张琨)近期,大豆市场上屡屡爆出的“洗船”风波让大豆市场蒙上阴影。国内期货市场上,“融资豆”会否重蹈前段时间“融资铜”覆辙?记者昨日采访了解到,目前融资豆风波仍在发酵之中,或将对未来几个月内大豆相关产业链价格带来冲击。

洗船风波

这场风波的开始,源自近一个多月以来国内大豆进口商的“洗船”行为。业内传言,为避免更大的损失,以山东晨曦集团为代表的许多大豆国内进口厂商不得不选择“洗船”。所谓“洗船”其实是业内行话,简单来说包括直接违约拒绝收货,损失掉预付款或保证金,也包括在海运途中转手卖掉,支付一定违约金的情况。

为何进口商宁愿蒙受定金和信誉的“双输”也要选择“洗船”?跨国粮油公司嘉吉集团衍生品交易主管罗晶向记者表示,近一年多油脂价格低迷,进口大豆压榨是小幅度亏损的,“洗船”本身说明的是“需求有可能回落到真实水平上”。

业内人士透露,由于下游豆油价格一直低迷,当前油脂产业压榨是亏损的,每压榨一吨将导致亏损300~500元不等,整个油脂产业的压榨利润都处在历史低位,这也造成国内对大豆的实际需求降低。

为何在压榨业务亏损情况下,仍有大量大豆进口?罗晶判断,这并非为了消费,而是大豆在其中充当了融资套利的工具。然而,一季度以来受到人民币升值逆转的影响,贸易融资套利难以为继,融资豆也正在面临类似前段时间融资铜的困境。

博弈困境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拒收一方来说,通过“洗船”这一行为迫使卖方做出让步,实际降价才是根本目的。“这样,一些被套的货主才可能选择在可以接受的亏损范围内把货转给压榨厂接盘。”大豆此前也被用做融资套利工具,但这一波肯定要吃点亏。

实际上,目前市场尤其关注的是,万一“洗船”谈判结果不好,港口上的大豆价格或会重演融资铜在3月份出现的一幕。今年3月,在银行拒绝给融资铜更多信用质押的情况下,国内铜价在融资铜平仓的冲击下一举跌破5万元/吨的关口,至今未能收复。

但也有偏向乐观的分析人士认为,大豆和铜在根本上不一样,大豆不太可能长期存储,融资规模也偏小,而且在贸易商主动“洗船”的情况下,风险化解要相对更快一点。

(张琨)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