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棚内湿度为何降不下来

2014/4/28 14:11:00 来源:网友

近日笔者在山东省寿光市纪台镇孟家村菜农小孟的大棚里看到,他家大棚内的湿度非常高,临近中午了茄子叶片上仍有露珠。据了解,小孟在浇水后发现棚内湿度过大时只知道一味放风,结果棚内湿度并没有下降多少,反而因为通风过度造成棚温下降,尤其是地温迟迟升不上来导致茄子不长。笔者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首先,不懂得增温排湿。浇水后增温排湿是最有效的排湿方法。棚温较低时水分蒸发慢,很难将棚内的湿度降下来。正确的做法是:浇水后立即闭棚升温至30℃以上,然后打开通风口通风20~30分钟,之后再关闭放风口提温,如此反复通风排湿效果较好。

其次,不采取膜下暗灌。小孟是在地膜上浇水,让水顺着定植穴处的破洞渗入地下。采取这种方式浇水,地膜上存水时间较长,容易出现积水,水分不间断地向棚内蒸发,在这种情况下,放风排湿措施再到位也无济于事。以后应将地膜拱起浇水,采取膜下暗灌,这样棚内湿度自然就小,也容易排湿。

再次,采用喷雾法防病。由于棚内湿度大,小孟怕诱发病害,在浇水后喷了一遍药,这无疑加重了棚内的湿度。在此期间应采用粉剂或烟剂防病,尽量避免增加棚内湿度。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