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花菇培育技术要点

2014/4/28 15:54:00 来源:网友

花菇市场价格相当于高品质厚菇的1~2倍,甚至更高。在培育香菇时人们更希望培育出花菇,增加经济效益。培育花菇在物质要素和管理上要掌握以下几点。

物质要素 菌种要求:经过脱毒处理,单生菇比例高,易产生花菇,耐低温和干旱。基料要求:制木屑树种为硬质阔叶树,组分科学合理,营养全面、均衡,含水率偏低,颗粒稍粗大。菌棒要求:接种点均匀、布局合理,发菌温度适宜,菌丝后熟充分,转色理想,无病虫害。

温度管理 产生花菇的最适温度为5~12℃。初始阶段温度稍高,菇蕾表面形成龟裂后将温度调低“蹲蕾”,目的是使菌盖充分长厚。菌盖组织直径2厘米以上时,保持温度在12℃左右,使之加快生长。菌盖直径5厘米时继续调低温度,保持在5~9℃,使菌盖在加厚的同时缓慢长大。菌盖直径6~8厘米转入待收获阶段。一般前期催花阶段应调高温度、降低湿度,后期通过揭盖菇棚上的覆盖物、棚膜等调控温度。

水分管理 催蕾前测菌棒含水率,70%以上菌棒的含水率在50%时开始测定。催蕾阶段空气湿度应在80%以下,现蕾后调低至50%以下,以便“催花”,表皮裂开后的生长阶段基本保持该湿度,即使到后期的待采收阶段,相对湿度也不要高于70%,以免产生茶花菇。

通风管理 催蕾阶段对通风没有特殊要求,常规处理即可。催花阶段应加强通风管理,尤其是低温季节的“干硬冷风”,有利于开花和保持花纹纯白色。花菇幼菇生长阶段保持2~3级风力,促进花菇正常生长。冬末春初一般自然风干燥且风力较大,对脱袋栽培的菌棒而言,菌棒失水会影响产量,应适当遮挡,如挂草苫等。

光照管理 除催蕾阶段外,花菇的生长阶段自始至终要求良好的光照条件,尤其是冬天气温低,良好的日光照射,可以促进花菇花纹加宽、加深,一般需光时每日应有6小时以上的日照条件。但因近年全球性气候变暖,应根据具体气温条件来调控。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