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当前注意防治番茄灰叶斑病和细菌性髓枯病

2014/4/29 14:25:00 来源:网友

最近两年由于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影响,很多地区都种植了抗病毒病品种,而其中不少品种对真菌性和细菌性病害的抵抗能力较低。近期随着外界温度的不断降低,大棚放风时间越来越短,棚室中湿气排不出去,番茄易发生灰叶斑病和细菌性髓枯病,要注意防治。

番茄灰叶斑病发病初期,叶面布满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褐色小斑点,并沿叶脉向四周扩大,发展为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中部逐渐褪色呈灰白色至灰褐色,病斑稍凹陷,小而多,直径2-4毫米,极薄,后期易破裂、穿孔或脱落。发病后可以用33.5%喹啉悬浮剂(750倍液)加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560倍液)喷雾,每隔5-7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番茄细菌性髓枯病,又称细菌性髓部坏死,冬季应重点防治,主要在番茄下部的茎秆内发病,发病后茎秆上生成大量不定根,剖开茎秆可见髓腔内有透明的胶状物,叶片失水萎缩。防治细菌性病害关键是前期预防,对近期定植的番茄,在缓苗后每隔10天用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加25%甲霜·霜脲氰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连续灌2-3次,预防病害发生。已经发病的植株,可以用上述药液向茎秆中注射,以控制病害的发展。

冬季防治番茄病害,还应注意棚室管理,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温度保持在14℃左右。大棚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及时通风,合理浇水,降低棚内湿度。同时,注意整枝打杈,不偏施氮肥,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