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经营管理 > 食品营销 > 营销管理 > 正文

频频“触雷” 第三方销售收紧

2014/5/7 15:02:00 来源:网友

 频频“触雷” 第三方销售收紧

  “不知道这种调控要持续多久,现在经济增速下滑,信托行业的风险也在累积,银行总要做些表示。”一位信托人士无奈地说,一方面,信托承担着刚性兑付的行业传统责任,银行代销的返利要求却高达4%;另一方面,现在虽然和银行还有合作,但是卖的主要是通道项目,即信托做通道,很多其他的集合信托计划还要找渠道,因此,许多信托转向第三方理财机构代销。诺亚财富、好买财富、恒天财富等均在这其中如雨后春笋般成长。

  可是对于这一渠道,信托公司非常不放心。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第三方机构在销售渠道中占据1/3-1/4的销售量,对信托来说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因此,在推介环节频频出问题。“有时他们夸大收益,是为了完成销售任务,把自己的分成让利给客户,出现虚假宣传或者承诺收益的违规行为。”一位信托业人士透露。 

  近期,深圳某第三方公司的小李(化名)告诉记者,在做了两年多的理财经理之后,最近他准备跳槽去融资端。“卖产品是纯粹没门槛的,这两年进了好多新人,各种操作把市场给搞坏了,现在销售端的市场已经太乱了,估计出事的概率越来越高。” 

  一位业内人士在博客中写道,“从总体上而言,正规点的渠道一般都是在风险评价和佣金收益之间作一个平衡点,而一般的渠道,则是唯佣金论,业内其实曾有名言,没有销不出去的金融产品,只有给不了的销售佣金。” 

  更有第三方理财机构采取了“鲁莽的创新”。2014年4月,一家名叫“信托100”的网站以自己的名义认购信托,再将信托拆分成小份销售,以“间接代理”的法律名义与投资者签订协议,将100万的信托门槛骤降至100元。这种看似“普惠金融”的方式,实际上违反了信托合格投资者的规定,遭到监管部门否认。 

  “第三方理财掩盖了一个极大的风险不确定性,就是客户所在财富管理公司获得的投资建议是不全面和不充分的,它们在渠道里面所能获得的产品是那些对财富管理公司收益较高,而对客户却未必是最佳配置的理财产品。”上述业内人士在博客中写道。 

  据业内人士透露,今年年初,监管层召集多家信托公司开会,重提拟禁止第三方销售信托产品。今年4月出台的“99号文”指出,“防止第三方非金融机构销售风险向信托公司传递”,虽然没有直接要求不让第三方理财机构销售信托产品,但提出了“严格执行《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和“违规推介要向高管严格问责”。信托研究机构智信网认为,可以预见,第三方理财机构未来继续大规模销售信托产品的可能性已经不存在了。如果马上执行,短期内无疑会对信托公司产生较大冲击。在信托行业直销还不健全且没成气候的情况下,如果斩掉第三方非金融机构,同时又没有其他金融机构的支持(比如有些银行已经停止信托代销),信托公司如同被掐住了脖子,短期内会严重“缺氧”。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