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经营管理 > 食品营销 > 电子商务 > 正文

电商冲击便利店生意 便利店真的便利吗?

2014/6/27 14:21:00 来源:网友

便利店、快餐馆、书报摊……这些与现代城市生活相生相伴的便民商业,为方便和丰富百姓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两年,电子商务的快速兴起给这些传统商业形式造成巨大冲击,当然,换个角度看,也为传统便民商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空间。 

目前,在城市生活中,人们对传统便民商业的依赖性还有多大?这些传统商业业态应该怎样适应“e时代”的需求?能否抓住电商、移动互联带来的发展新机遇?近日,我们走入部分便民商业领域,探访了相关店铺及其附近居民。 

——编者 

收银员刘 正—— 电商冲击便利店生意 

“大型超市的东西比我们便宜,网店的送货也挺快,我们的生意肯定受影响。”

“现在,便利店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在北京朝阳路慈云寺附近,一家快客便利店夹在众多商铺中间,很不显眼。店内顾客三三两两,收银员刘正师傅很“悠闲”,他来回打量着马路上的人群说:“网上的东西比我们便宜,而且送货还挺快,我们受到影响是必然的。” 

自朝阳路小庄路口向东,到慈云寺,两三公里长的马路两旁分布着大大小小十几家便利店,它们大都“踩”着公交车站点,布局在朝向马路的小区路口,快客是其中规模较大的一家。 

“便利店主要经营食品和日用品,跟大型超市相比,规模小、品种少,没有价格优势。”刘正师傅说,“随着快递业的发展,原本主要在超市才能选购的生鲜食品,如今在网店也能及时买到。而且,网上的东西更便宜。以矿泉水为例,在便利店卖1.8元的农夫山泉,在大型超市只卖1.5元,而天猫只要1.2元。” 

50多岁的李静兰是慈云寺柴家湾社区的居民,她说,快客就在自家楼下,距离很近,开张之初,她常常到店里买东西,但很快,她发现虽然便利店的东西质量比较有保证,可价格并不便宜:“像牙膏这样的日用品便利店一般标价10块左右,而在超市只需要五六块钱就可以买到。” 

现在,除了急用,生活家居用品她一般去社区外的家乐福等大型超市买,光顾便利店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北京便利店生意难做,不单单是网店的影响。

便利店是以经营即时性商品为主的零售店,更适合布局在小巷小路旁。而北京以宽阔的大道为主,老街胡同的居民多是消费意愿较低的老年人。其次,租金不断上涨,造成经营成本高,营业压力较大。 

刘正师傅表示,现在绝大部分便利店的主要客户群体锁定在流动人群,便利店的生意大多靠行人的“临时起意”而维持。“虽然紧挨着社区,但是社区居民到便利店购物的次数很少,在吸引社区消费方面,便利店的优势还没发挥出来。”

“本应服务于社区居民的便利店,并未能将社区居民作为自身的长期稳定客源保持住。”刘正说。

顾客张 帆——

有特点才能留住客

“如果便利店能提供网店和大型超市做不到的、更细心更人性化的服务,我还是会愿意去便利店。”

顾名思义,便利店与其他同样经营零售的小卖部的差异应当在于“便利性”的一体化服务。但就目前便利店提供的服务而言,消费者都有怎样的体会呢?

在刘正师傅的收银台旁边,一块醒目的牌子写着:“本店免费提供开水,免费微波炉加热、提供便利即食快餐、公交卡和手机卡充值、ATM取款机等多项服务。”

刘正认为,便利店大都分布在小区门口、写字楼里,便利店的存在,构筑了一个“10分钟消费圈”。无论在家还是单位附近,便利店所提供的食品、饮品消费和便民服务,是其他社区零售商暂时无法提供的。 

但是,在快客便利店采访的近一个小时内,笔者随机采访了5位顾客,其中4位购买了水、零食或香烟,1位购买手机卡为手机充值。在被问起是否熟悉便利店的这些服务项目时,受访的消费者都十分茫然。 

刘正说,便利店的服务项目多数还在起步阶段,由于资金、人手有限,一些项目难以开展。另外,现在消费者已经习惯了到银行取款、到书报摊买电话卡,在便利店开展这些服务,消费者还不适应。 

张帆是慈云寺附近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也是快客的熟客。大学期间,张帆曾经在台湾交流学习过半年,对便利店的发展有自己的见解。 

她告诉笔者,走进台北,满大街都是7—11便利店,里面不仅提供便当、新鲜水果、日常用品、现磨咖啡、复印、邮寄和缴费等服务,还有WiFi、ATM机、洗手间,甚至能买到火车票和演唱会的门票。 

“要想留住顾客,就得先留住顾客的心。”张帆认为,北京地大人多,发展便利店不一定要走台北的路子,但便利店为附近居民提供“便利”服务的原则是一样的,“便利店就在家门口,如果便利店能提供网店和大型超市做不到的、更细心更人性化的服务,那么我还会选择多光顾便利店的。” 

张帆认为,便利店服务半径小,其定位应该是满足社区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只有将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既有国际水平的服务理念、服务水平,又紧贴地气,符合当地百姓的生活习惯,不断进行自我完善,走出特色经营之路,便利店才能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本文部分采访对象采用化名)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