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芋头污斑病的识别及防治方法

2014/9/4 15:08:00 来源:网友

【芋头污斑病为害症状】:此病仅危害叶片,常从下部老熟叶片始发,逐渐向上发展。叶片染病,初期出现大小不等的绿褐色圆形至不定形病斑,后呈淡黄色,病斑扩大后变成浅褐色至暗褐色,病斑边缘多不明显,似污渍状,叶背病斑近圆形,颜色较浅,呈淡黄褐色,湿度高时病斑表面产生隐约可见的暗褐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害严重时,叶片上病斑密布,短期内病叶即可变黄变枯。

【芋头污斑病发病规律】: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芋枝孢霉Cladosporium colocasiae Saw.侵染引起。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可在病组织上或土壤中营腐生生活。翌年,在环境条件适宜时,病菌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借助于气流或雨水溅射传播蔓延,而后病部不断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加重危害。南方菜区,病菌辗转侵染,周年发生,无明显越冬期。   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为20~38℃ ,最适宜发病的气候条件为温度25~32℃ ,相对湿度90%以上。芋艿的最适感病生育期在成株期至采收期,发病潜育期7~15天。芋生长期间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与流行。   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芋污斑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7~10月。夏秋季雨水较多年份发病重,田间郁蔽、偏施氮肥、植株生长衰弱或旺而不壮的田块发病重。

【芋头污斑病防治方法】: 

(1)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地块种芋,严禁在阴湿地种芋。

(2)注意密度适宜,不使株间郁蔽高湿。

(3)加强肥水管理,提高芋株抗病力。避免偏施、过施氮肥芋株旺而不壮,或肥分不足芋株衰弱,诱发或加重发病。

(4)收集并烧毁病残叶。

(5)发病初期及时喷布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捷丰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