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辣椒疫病防治技术

2015/2/28 14:15:00 来源:网友

   一、症状 在整个生育期茎、叶、果均可发病,以挂果后最易受害。幼苗发病多发生在根茎部。幼苗染病后,茎基部呈水浸 状软腐,后缢缩,致使幼苗 猝倒,病斑多呈暗绿色。成株期发病,以根茎受害较多。根部受害后呈褐色,后引起整株枯死;叶部发病多呈暗绿色水渍状近圆形病斑,后变褐色软腐,易提早落叶。果实多在蒂部首先发病,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斑,并向果面和果柄处发病,后迅速变褐软腐,病果常提早脱落。

   二、 发病规律 病菌以卵孢子主要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是病害的初侵染源。湿度适宜时越冬病菌经雨水或灌溉水传播到茎基部或近地面的果实上致病,病部产生大量孢子囊,借雨水或流水传播使病害迅速扩展蔓延,当气温在25―30℃ 田间湿度达85%以上即易发病。 

   三、 防治措施  

   1、选择抗病品种、轮作与茄果类、种子处理、用清水预浸10~12h后,再用500倍锰酸钾溶液浸种30min,以杀灭附在种子上的病菌。

   2、药剂防治 可选用58%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注意采用不同药剂交替轮换使用,以延缓抗药性产生。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