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辣椒白绢病及防治

2015/3/18 15:39:00 来源:网友

  1.症状

  发病初期,病茎基部呈暗褐色水渍状腐烂。在病茎基部接近土表有白色霉层产生,待病斑向左右扩大、环绕茎一周后,整株萎蔫,逐步枯死。根部受害时,皮层腐烂,在病根上产生稀疏的白色菌丝。与地面接触的果实也可发病,发病后果实软腐,表面产生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发病后期在病部菌丝上产生许多褐色或淡褐色的菌核。 

  2.发病条件 

  病菌可从寄主的根部或近地面的茎基部侵入。菌核也可随雨水、灌溉传播。白绢病病菌发育的最适温度为32-33℃,喜湿度大、酸性的土壤。

  3.防治方法 

  实行轮作。最好采用水旱轮作,与非茄科作物轮作。 

  调节土壤的酸碱度。适当施用石灰,结合翻土,每亩撒施石灰100千克、中和土壤酸性,抑制病菌的发生。 

  栽培管理。深沟窄畦,合理密植,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及时清除田间病株及杂草,并在病穴上撒上石灰粉消毒。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4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f生粉剂6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淋植株基部,交替使用,每隔7-10天1次,连用2-3次。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