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健康生活 > 品味生活 > 节日活动 > 正文

古代四川清明节习俗:插竹签、吃“清明耙”

2015/4/9 14:38:00 来源:网友

每年春分后十五日,即为清明,而今年清明节与西方复活节在4月5日撞车。除了祭祖、扫墓、三日假期……你是否知道清明节在古代还是个自由恋爱的节日,是妇女们难得出门的日子,更是个吃货的节日。

四川省民俗协会副会长谭继和介绍说,古代的清明节有着众多独特的习俗。例如在汉代以前,清明节后,全民放假一个月。政府为鼓励人民生育,在这一个月中,男子只要拜社台并且宣誓,就可在这一个月中自由恋爱,自由结婚。

清明节还是除元宵节外另一个妇女可出门的节日。在这一天,妇女们出门赏花踏青,还可呼朋唤友荡秋千,放风筝,骑竹马。这类传统活动是古人为愉悦祖先而设,是人间懂得感恩的表现,同时还为清明节节日气氛带来了快乐的气息。

“插竹签”和“清明耙”是清明节与四川本地结合的特色习俗。“插竹签”指取整竹或竹片,写上所纪念的人的姓名,插在坟头,四川因竹多,因此具有这一特色习俗。

“清明耙”则是古代四川吃货们的节令食物,其来源与清明节的源头之一寒食节有关,人们制作清明耙是为把最生态的食品献给祖先。“古时清明耙的原料由‘八宝’构成,包括红枣,竹叶等,混合米粉撮合成团后,蒸熟食用,是一种自然卫生的素食,直到清末民初,清明粑中才加入了腊肉等肉食,但如今也已失传。”谭会长惋惜说道。


今年清明节与西方复活节恰巧都在4月5日,有网友甚至将二者重合的这一天惊呼为“诈尸节”。对此,谭会长说:“这两个节日均有人类珍惜生命,追问终极价值的意义,是各民族敬畏祖先,感恩祖先的不同方式。”但是,应该认识到的是,以复活节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理念主张的是人生而有罪,而在我们的民族文化中人生下来是向往美好的,人性或无善无恶,或兼善兼恶,这与西方文化是不同的。“对于今年两节日重合的情况,还是应以民族态度为主体,铭记民族生命价值,同时,包容西方节日,保持文化多元。”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