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菠菜的猝倒病防治方法

2015/6/15 16:16:00 来源:网友

  病原菌学名Pythium aphanidermatum (Eds.) Fitzp. 

  寄主作物可为害多种植物。 

  病害诊断该病主要为害幼苗的嫩茎。幼苗茎基部呈浅褐色水浸状,很快湿腐、缢缩,幼苗尚未凋萎已猝倒,不久整个幼苗枯萎死亡。发病初时苗床上仅见发病中心,低温、湿度大条件下扩展迅速,出现一片片死苗。

  致病菌为瓜果腐霉菌。病菌菌丝体生长繁茂,呈白色棉絮状。菌丝无色,无隔膜。菌丝与孢囊梗区别不明显。孢子囊丝状或分枝裂瓣状,或呈不规则膨大。卵孢子球形,平滑。 

  发病规律病菌以卵孢子在表土层越冬,并在土中长期存活。第二年遇到适宜条件萌发产生孢子囊,以游动孢子或直接长出芽管侵入寄主。此外,在土中营腐生生活的菌丝也可产生孢子囊,以游动孢子侵染幼苗引起猝倒。田间的再侵染主要靠病苗上产生孢子囊及游动孢子,借灌溉水或雨水溅附到贴近地面的根茎上引致更严重的发病。 

  病菌生长适宜地温15-16℃,温度高于30℃受到抑制、最适发病地温10℃。低温不低于寄主生长,但病菌尚能活动,所以育苗期出现低温、高湿条件有利于发病。 

  防治措施: 

  (1)育苗时要严格选择营养土,选用无病新土、塘土或稻田土,不要用带菌的旧苗床土。 

  (2)加强苗床管理,避免低温、高湿条件出现。 

  (3)药土盖种。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或50%拌种双粉剂300克对细干土100千克制成药土撒在种子上覆盖一层,然后再覆土。 

  (4)发病后药剂防治可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500倍液、15%恶霉灵水剂400倍液、69%安克锰锌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