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健康生活 > 天下美食 > 特色小吃 > 正文

凤凰枕头粽

2015/6/18 16:41:00 来源:网友

栀粽,也叫栀粿,是用糯米粉,按比例渗入栀子汁、食碱液、茶水混和,用纱布包裹装入竹箕蒸熟而成。吃时用纱线或小刀切割成小片,醮粉糖吃,有健胃去湿之功效。是流行于潮汕地区,呈棕色或茶色,风味相当独特的小吃,一般在端午节食用。

栀粽

简介

在凤凰,端午节包栀粽的习俗由来已久。小小的栀粽,制作工序却十分繁琐:首先将杂柴的灰烬用开水淋上,再搅拌、过滤,便制成了制作栀粽的主要材料——黄色的栀水。再将糯米浸于栀水十多个小时,糯米变成了金黄色,此时便可用与包粽子。包粽子是叶必须是干净的,而且还不能有水。要包得漂亮,还得压得整齐,所用的芦苇也不能太粗。包好的粽子得煮上六、七个小时才有粘性。煮熟的栀粽,沾上砂糖,入口甘香爽口,别有一番风味。

地处粤东西北部的凤凰山区,端午做粽,习俗久远。其他地方的粽多呈角状,且需加配料调味,惟凤凰粽却是长条形,状似枕头,故有此称。做成的粽,重的有500克左右,小的也有250克。凤凰粽无须其它配料,纯用糯米制成,其制作非常精细考究。首先是选用上等糯米,并保持不掺入粳米;其次是要自制植物碱液,从山上采来诸如鸭脚木、埔荆之类小灌木,烧成灰末,掺水搅匀、滤出,成为碱液后,再把糯米洗净浸于其中,时间要达24小时以上,使糯米变成金黄色;包粽竹叶,则要事前从高山上取来一种称为白竹之叶,经煮后放进小溪中由活水浸漂,去掉杂质,直至竹叶变得柔软、洁白透明。包粽时,竹叶一定要带水排叠,尽量使其紧密。放进糯米后,精心包扎,用芦苇丝缠绕缚紧,然后放进锅里熬煮,时间一般要有十多个小时。成粽后,剥开竹叶,色泽金黄,光滑柔软,既可见到米粒状,切开后则如蒸过的粉粿但软而不沾,品尝起来,顿觉甘香爽口,肠胃舒适,别有一番风味。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