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健康生活 > 饮食指南 > 饮食问题 > 正文

今日小雪吃什么

2015/11/22 12:49:00 来源:网友

小 雪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淮南子·天文训》记载:立冬后“加十五日指亥则小雪”。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小雪


古人将小雪分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古时五日为一候。古人认为,一侯阳气上升,阴气下沉,使得虹藏而不见;二候天空中阳气继续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更甚,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由于天气日益寒冷,万物气息飘移,生长几近停止,致三候“闭塞而成冬”。

小雪是寒冷天气的开始,降水在空中凝结成雪花。虽然此时季节已是初冬,但雪下得还不太大。唐代诗人戴叔伦的《小雪》诗云:“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诗写得平淡、自然、轻盈。那在风中飞舞的雪花让人百看不厌,更多的就像素蝶一样消失在山林之中;愁上眉梢的诗人独坐窗前,望着一片片飞落的雪花,更觉寒意四起、愁绪满天。

洁白淡雅的雪有着很强的文学意韵,常是诗人吟咏的对象。从诗三百到汉乐府,再到唐诗宋词;从陶渊明到李白、杜甫、白居易,再到苏东坡、辛弃疾、郑板桥,在中国文学的长河中,所有为人津津乐道的主流文学体裁,无不和雪缠绵缱绻,情深意长。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是李白的雪,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笔下的雪,小巧新奇,饶有情趣;“朔雪自龙沙,呈祥势可嘉,有田皆种玉,无树不开花”,李商隐的雪虽羸弱却给人以希望;“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张元的漫天飞雪,不仅想象奇特,还充满战斗精神。郑板桥的咏雪诗特别有趣,他把十个数字嵌进诗里,读来朗朗上口:“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我倒很喜欢唐代几位诗人写小雪的诗。

一首是徐铉的《和萧郎中小雪日作》诗:“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诗写在日暮的征西府中,诗人正试着用新炉煮茶,篱边残菊卧倒在池水中,塞外的鸿雁向着晚霞远去;在寂寞无聊中打发“小雪”这空虚的日子,谁知双鬓又多了几许花白,这叫人无奈的逝水年华啊,真让人惆怅不已。

一首是张登的《小雪日戏题》,诗说:“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写得诙谐,透露几分俏皮。

还有一首是陆龟蒙的《小雪后书事》:“时候频过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枫汀尚忆逢人别,麦陇唯应欠雉眠。更拟结茅临水次,偶因行药到村前。邻翁意绪相安慰,多说明年是稔年。”诗写江南小雪后的景物与诗人生活,末句写遇见邻居老头儿互相宽慰,互勉明年定是个丰收年。可见作者与民共忧喜的情怀。

小雪节气,在南方可能不见雪花飞舞,而在北国,正如李白所描写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瑞雪时节,吃什么?

立冬已过,小雪将至,寒冷的日子里,美食会带来温暖和幸福。冬季,都有哪些美味可以享用呢?

立冬:立冬是二十四节气里的“四立”之一。饺子,可是立冬这天讲究的吃食。有道是“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小雪:小雪大雪,又是一年。山东人讲“小雪收葱,不收不空。萝卜白菜,收藏窖中”。大葱蘸大酱,萝卜熬白菜,听起来就透着朴实。南方没有萝卜白菜,小雪这天讲究吃糍粑。把糯米蒸熟了放在石头槽子里反复舂打捣烂,做出来的糍粑又柔软又细腻。吃的时候可以用炭火烤,叫烧粑粑。和腊肉一起炒,叫炒粑粑,也有在青菜汤里煮粑粑片的,当然就叫煮粑粑。吃过了粑粑,家家户户就开始动手灌腊肠、腌腊肉了。靠着湖泊的地方还可以做酱鸭。这些吃食腌好的时候,春节也就快到了,不管是招待客人还是自家享用,都是极好的年货。

大雪:节气到了大雪,北方就进了寒冬。要是遇到大雪封门,闲下来的庄户人在家里热乎乎的炕头儿上一待,嗑着瓜子,聊着家常,老爷爷吧嗒着烟袋锅子给小孙子念叨着“麦盖三床被,枕着馒头睡”,小孙子梦想着雪白的馒头,最好再就上一碗酸菜白肉。一家人其乐融融,盼望着瑞雪兆丰年。这就叫“猫冬”。

酸菜,是东北人冬天的当家菜。清爽的酸菜,咬起来脆生生的,有一种独特的酵香。东北人用它熬汤汆丸子、烩血肠、炖冻豆腐,当然还可以和馅儿包饺子。窗外,飘着雪花儿;屋里,弥漫着淡淡的酸香;这就是东北人家的味道。

冬至:等到冬至,离开北回归线的太阳到达了最遥远的地方。转瞬间太阳北归,光明就开始一天天增长。古人也把冬至叫做“长至节”。冬至这天当令的吃食是馄饨,寓意着咬破混沌,打开新天地。

小寒、大寒:从冬至开始,天就数了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紧接着是小寒、大寒,一年当中最冷的三九天就在这个节气。西北风吹断了枯枝,冰雪覆盖了莽原,大地寒冷彻骨。这个时候一碗滚烫浓香的腊八粥是多么诱人。

按老规矩,熬腊八粥简直就是一场家庭盛典,要在头天晚上做好一切准备——淘米、泡豆、剥干果,据说要准备十八样东西。子夜时分按顺序一样样下锅,不紧不慢熬上一宿。直到天蒙蒙亮,热腾腾的粥盛在碗里加上红糖,不仅给自家人带来一个温暖的早晨,还要端上几碗送给街坊邻居,这是老礼儿。俗话说“过了腊八儿就是年”,喝下这碗香甜的腊八粥,过年也就有盼儿了。

传统意义的过年可不仅仅是除夕,而是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儿,北方的风俗要祭灶。把用麦芽糖和黄米面熬制的糖瓜儿粘上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当然,“心到神知,上供人吃。”印在纸上的灶王爷从灶台前的墙上摘下来烧了,上供的糖瓜儿立刻就让家里的小孩子们分而食之。一边吃还要一边唱着古老的歌谣:“小年儿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糖瓜儿粘。二十四清肚需吃素。二十五吃鱼为大补。腊月二十六,备年炖大肉。腊月二十七,快刀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多吃藕。腊月三十过大年,大盘饺子庆团圆。”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