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产业经济 > 酒品行业 > 正文

白酒业调整难言见底 酒企混改雷声大雨点小

2015/12/28 13:58:00 来源:网友

年终临近,各个行业也进入盘点期。而处于调整期的白酒业,在经历了2013年的“恐慌”、2014年的“转型”后,2015年过得也并不轻松。虽然白酒龙头企业的年终数据纷纷报喜,但此时说白酒业进入“谷底”仍为时尚早,高端酒的向好并不能代表整个行业的调整已经结束,调整依然是白酒业新常态下的一个主旋律。



企业纷纷开拓国际市场

走在转型路上的中国白酒企业,对内实施产品结构、营销体制、新渠道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对外则执行“走出去”战略。

值得注意的是,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601099,股吧)万国博览会”让中国酒企获得殊荣至今,已走过百年历史,在这个百年节点上,中国白酒企业的“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少酒企新的战略性目标。

业内人士指出,国内名酒企业纷纷将触角伸向国际市场,试图将中国白酒文化与“洋人”的红酒文化结合,在国际舞台上分得一杯羹。而受饮食文化的不同,中国白酒在发力国际市场时困难必定不少,不过在全球资源共享的大环境下,如何扛起中国白酒走向世界的文化旗帜,争取更大的国际影响力和全球市场份额,考验着每个即将走出去的中国白酒企业。

中小酒企前途未卜

在酒行业中,每年的12月份,都是一线名酒五粮液(000858,股吧)和茅台(600519,股吧)的舞台。从“茅五”经销商大会反馈出的信息来看,茅台和五粮液在2015年的销售业绩都较为理想,完成了预计目标。

在一线名酒企业纷纷报喜的同时,二、三线品牌的酒企日子则是大相径庭。在行业调整期内,一线名酒不仅价格下移,在渠道方面对三、四线酒企的生存空间也进行了挤压,而深入县级市场甚至农村市场的战略举措,让品牌较弱的酒企经营状况雪上加霜。

事实上,在2014年,国内两大产酒大省四川省和贵州省就曝出不少酒企因资金链断裂而不再投粮酿酒。而随着行业的调整,大多数消费者喝面子酒选择茅台、五粮液,自己喝则选择地方名酒,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消费习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三、四线品牌甚至是二线品牌的酒企都面临着生存困境。

混改雷声大雨点小

2015年,白酒行业依然处于调整的新常态,“混改”成为资本市场酒板块的看点之一。 其实,白酒企业的混改在2014年便已经启动,老白干酒(600559,股吧)是首家完成混改的上市公司,通过向员工、高管、经销商发行股票,实行利益捆绑。2015年,五粮液混改方案的出炉,不仅为企业自身的改革迈出了实质性一步,也为酒行业的混改提供了借鉴意义。而其他酒企的混改并未有大的动作,可以说白酒混改在2015年是雷声大雨点小。

白酒企业的混改改的就是体制,通过混改恢复白酒的市场化属性。但是目前来看,白酒企业的混改并非想象得那么容易。

行业调整进入“深水区”

随着行业的深度调整,酒企面临的直接压力就是因销售渠道变窄、库存压力严重导致的利润快速下滑,这也是整个行业为过去十年的非理性发展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国内有18000多家酒企,有执照的大约7000多家,但是前100家酒企的规模占整个酒行业的90%。也就是说市场上存在的绝大多家酒企均是小酒企。集中度不高,行业恶性竞争就无法避免,而这带给企业的伤害也是深远的。如今,白酒行业的调整开始进入深水区,资金链短缺、品牌影响力较弱的中小酒企业必将在这次大浪淘沙中掉队。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