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健康生活 > 健康指南 > 健康知识 > 正文

开春护心:护心三招

2016/2/12 9:17:00 来源:网友

1.养肝畅通气血

春节毕竟短暂,开春后该如何护心?王清海教授指出,肝主疏泄气机,肝为心之母。春季养心,重在养肝,舒畅气机,可让人心情舒畅,气血流通,从而防止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许多心脑血管病发生都与心情相关,肝在五行属木,喜条达而恶抑郁,养肝可顺应其伸展、向外、向上的特性,让人气机通畅,心情舒畅。

春季养肝,首先是要早睡早起,此时阳气升发,不要赖床,应积极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把身体内潜伏一夜的阳气调动起来,清爽之余让一天精力充沛。春天的着装强调宽松,放松神志的同时助阳气升发。

其次是多吃青绿色食物,适当食酸。这是因为青色入肝,多吃绿叶蔬菜、青瓜等益肝。有人说酸味收敛不宜肝,但王清海教授指出,春天肝气向外生发,升腾太过,人易急躁、发脾气,适当发挥酸味入肝的作用,可助收敛肝气,使其保持平衡。

再次是考虑广东地域特征,北方“春雨贵如油”,但广东春季则多雨潮湿,湿气过重会困脾,影响肝的疏泄,即中医所言的“土壅木郁”,此时,广东人宜适当多吃扁豆、薏苡仁(薏米)、车前草、藿香、紫苏叶等祛湿食物,是养肝重要一环。

名医简介

王清海,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首届邓铁涛中医医学奖获得者,广东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副院长。

2.祛湿防心脑缺氧

一入春,“春困”成为南方人的苦恼。湿气重最容易导致心脑缺氧而春困,进而可能成为诱发血管问题的元凶。

王清海指出,春季阳气生发,如果人体血气不足,跟不上阳气生发的步伐,心脑相对供血不足,就会缺血缺氧。容易春困的人,多属脾胃虚弱体质。脾五行属土,功能“运化水湿”, 即中医所称“土能制水”。脾胃弱,湿气停留体内,缠绵难退,此时人体出现困倦、乏力、头重、头晕,甚至恶心想吐、食欲减退、舌苔厚腻、舌体胖大且色淡。健脾祛湿是重要治疗方法,除了找医生开药吃外,饮食疗法也简单易行。

脾虚,可精选羊肉、瘦肉、猪骨,加上黄芪、党参、茯苓等中药材,做成药膳常吃,健运脾胃化水湿。祛湿,则可藿香叶、紫苏叶当菜吃或作调料,玉米、冬瓜、生姜、茼蒿能利水;祛湿中药材如木棉花、鸡蛋花、车前草、玉米须等,可增加尿量,排除体内过多湿气;薏苡仁、芡实、扁豆、赤小豆,可做粥做汤,祛湿功效显著。

王清海发现,广东地区的老人,特别是有冠心病等问题,本地湿气重加剧气血运行不利,春天特别容易诱发心绞痛。因此呼吁,除了健脾祛湿外,要适当在房间内使用抽湿机、空调等,降低空气湿度。

3.警惕“倒春寒”

开春气温渐升,按道理心脑血管病患者“日子”会越来越好过,但“倒春寒”时是例外。王清海介绍,一场“倒春寒”,仅一家大医院就能收到三四十名急性期中风患者、十几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倒春寒”惹祸,是因为春天该暖时反而很冷,忽冷又忽暖,对血液流动和血管收缩影响大,导致血压波动,增加中风和心梗风险。

应对“倒春寒”,唯有顺应自然,随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物,中老年人要特别注意保暖。中医认为,“寒从脚下起”,建议老年人睡前泡脚,可以起到疏通气血、通经活络的作用,让心脑血管患者的小血管得以开通,还能改善睡眠。泡脚方:艾叶30克,干姜20克,桂枝30克,红花10克,玫瑰花10克,加水3000毫升,煮开后再文火煮30分钟,连水带渣倒入盆中。先蒸后泡,每晚一次。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