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食品技术 > 食品保鲜技术 > 正文

走出马铃薯贮藏中的误区

2016/6/2 15:31:00 来源:网友

贮藏是马铃薯生产和利用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无论是鲜薯销售也好,还是加工也好,都离不开贮藏保鲜。但农村马铃薯贮藏保鲜,要注意走出如下误区。

不分用途地混合贮藏 一些农户仍按过去的习惯一家只有1个窖,食用薯、商品薯、种薯、加工薯等几种用途的块茎,或几个不同品种的马铃薯,都贮藏在这一个窖内。这不仅造成品种的混杂和病害的传播,影响种性,同时对食用薯品质和加工薯价值的保持也不利,因而直接影响农户的经济效益。在贮藏过程中,只有满足不同用途块茎对贮藏条件的不同要求,才能达到贮藏的预期目的。因此要分窖贮藏,分品种、分级别、分用途单窖贮藏保鲜,便于按用途进行相应的管理。必须据此修建贮藏窖,或采用窑洞多建贮藏室。

随意选择贮藏窖址 有的选址不当,在地下水位高处建窖,造成窖内湿度大,甚至出水;或薯窖正对风口,容易出现冻窖。有的窖建造得太浅,顶部覆薄土,薯堆上部接近冻层,也易造成冻窖。还有的没有通风孔道,或通风孔道设置得不合理,因而无法调节窖内温湿度,更无法通进新鲜空气,以致使所贮薯块受损害。因此,贮藏窖要选择在地下水位低、背风的地方建造,并防止窖顶太薄。建窖结构的改进主要是增加通风换气设施。

不重视块茎入窖质量 为了提高马铃薯贮藏保鲜效果,入窖时,要求入窖块茎个体完整,薯皮干燥、无腐烂及其他杂质等。可是有些农户在马铃薯秋收入窖时,图省事,不愿多用工,不经晾晒和挑选,使泥土与块茎混合,并将潮湿淋雨的薯块和冻、病伤、烂的薯块一起入窖。入窖时将马铃薯从窖口向窖内倾倒,把薯摔伤,或入在薯上踩踏,造成薯块受伤等,严影响了人窖质量。泥土多会造成湿度大,通气不畅,同时还带入各种病菌;病、烂薯块人窖,直接把大量病菌接种在薯堆内,成为窖内发病的病源;伤薯易于使真菌和细菌侵入,会导致病害的扩大蔓延;湿度大不仅能满足病菌繁殖传染条件,促进病害发展,同时也易于造成块茎早期发芽,影响质量。因此入窖前,应对薯块进行认真的晾干和整理,做到薯皮干燥,无病块、无腐烂、无伤口、无破皮、无冻块及无泥土杂物。

习惯于“自然管理”许多农户有“自然管理”的习惯,即天冷封窖后,在贮藏期间不检查,不调整温度和湿度,不通风换气,以致在春季开窖时出现冻窖、烂窖、伤热、发芽和黑心等现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还有的只注意保温防冻,一到冬天都不通气,薯块呼吸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得不封排除,使薯块的正常呼吸受到阻碍,芽子被窒息,以致影响出苗。甚至春季开窖后,也不通风换气,人就进入窖内,造成入窖人窒息的事故。因此,马铃薯贮藏保鲜既要防冻,又要防热;既要防干,又要防湿。通过通风降温降湿或保温保湿措施,调节温湿度。不同用途的马铃薯块茎适宜贮藏保鲜的温湿度是:种薯和食用薯的贮藏温度是3~4℃,加工用的马铃薯是7~10℃,两者的相对湿度都要保持在90%左右,湿度的安全范围是80%~93%,湿度切不可过大。并经常注意检查,剔除腐烂薯。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