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柑桔黑斑病是如何发生的?应如何防治?

2016/10/31 16:10:00 来源:网友

柑桔黑斑病在高温多湿的条件下,发病严重。闷热不通风的果园发病尤为严重。病菌的发育最适温度为25摄氏度,气象条件对病菌的形成影响很大,在温度27-28摄氏度,脱落的病叶片,如在时干时湿的条件下,在10-27天内就会产生大量病菌,若天气长期潮湿,病叶会过早腐烂而导致病菌死亡。 

病害一般在春梢发生较少,而在夏秋梢发生较多。4、5龄幼树的果实发病少,而7龄以上的大树发病多,特别是老树发病较重。 

凡栽培管理粗放,肥料不足,土壤有机质缺乏,树势衰弱的果园发病较重。地势较低,排水不好,相对湿度大的果园,病害也较严重。 

品种间的感病程度有一定的差异,一般柑类如大红柑(茶枝柑)。 (Peng)柑、蕉柑等较感病,桔类次之,橙类发病较少。在广东则以大红柑、年桔受害最为严重。此外,柠檬、沙田柚发病也较重。

贮藏运输期间,病害发生严重程度与采摘包装过程中造成的伤口有密切关系,伤口越多,发病就越重。 

防治黑斑病应采取在清洁田园,加强栽培管理的基础上,重点搞好喷药保果的综合防治措施。 

1、喷药保护 由于该病只在幼果期进行侵染,所以喷药保果必须在落花后一个半月内进行。在此期间应每隔15天左右喷一次药。药剂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0.5%波尔多液。 


2、清洁田园 因病菌主要来自落在地面的病叶、病果和病枝,结合修剪,剪除病枝,并将落叶、落果收集干净,加以烧毁,并喷施一次0.5度波美的石硫合剂,以减少病菌来源。 

3、加强栽培管理 树势衰弱易得此病。因此要加强水肥管理,促使树势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对于感病品种和老年树尤为必要。此外,在采收及贮运时尽量不要损伤果皮,以免在贮运期间增加此病的发展为害。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