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食品百科 > 食用菌 > 正文

粉红枝瑚菌

2017/3/14 15:36:00 来源:网友

又称珊瑚菌、扫帚菌、刷把菌(四川)、鸡爪菌、则梭校(西藏)、粉红丛枝菌。多生于阔叶林中地上,一般成群丛生在一起。

粉红枝瑚菌(学名:Ramaria formosa),俗称美丽的珊瑚菌(beautiful clavaria)、英俊的珊瑚菌(handsome clavaria)、黄色尖顶(yellow-tipped-)和粉红色的珊瑚菌(pink coral fung),是一种广泛分布在欧洲和北美的珊瑚菌。这种菌被广泛地认为带有少量毒性。这种菌是一种粉红色的,多分枝的珊瑚状真菌,其高度能达20 cm (8 in)。在北美洲收集得来的粉红枝瑚菌标本缺乏在欧洲收集得来的标本,这显示北美和欧洲的粉红枝瑚菌可能是两个品种。

此菌与山毛榉等阔叶树木形成外生菌根。

粉红枝瑚菌的高度能达20 cm (8 in)。这种菌拥有许多珊瑚状的分枝,这些分枝源自真菌的底部,呈粉红色。

而这些分枝的尖顶的周长少于0.5厘米,呈黄色。菌肉呈白色,显示这种菌并不是食用菌,因为食用菌的菌肉颜色都是黄色的。孢子印呈黄色。气味是难闻的,而味道则是苦的。但是,苦的粉红枝瑚菌只会在北美出现。

起初,于1797年,粉红枝瑚菌获克里斯蒂安·亨德里克·帕森给予学名“粉红珊瑚菌”(bClavaria formosa)。于1821年,伊利阿斯·马格努斯·弗里斯将枝瑚菌属纳入珊瑚菌属。于1888年,吕西安·克莱将之重新归类为枝瑚菌属,并因此将之易为现名。而这种菌学名中的“Ramaria”在拉丁语中有“英俊”、“美丽”的意思。粉红枝瑚菌在分类上出现了一些争议,因为其二名法的描述与珊瑚菌并不吻合。这可能是因为部份采自北美的样本其实是另一个品种。人们进食粉红枝瑚菌后会引发急性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和肠绞痛,引致上述病症的毒素仍然不为人类所知。如果除去了分枝的尖顶后,那么粉红枝瑚菌将会变得可食用。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