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名不属实 消费者不可盲目迷信食品保质期

2001/7/31 0:00:00 来源:新闻晨报
  新闻晨报报道:本报讯家住政民路的董阿姨日前反映,她两个月前买的鲜山楂蜜饯已经发霉了。而按塑料壳上“保质期一年”推算,这盒蜜饯应该可以放到明年5月份。

  本市一些超市的销售蜜饯营业员建议,用塑料壳包装的桃片、杏仁等“干蜜饯”虽然标了1年的保质期,但一定要在3个月内食用,而鲜山楂等“湿蜜饯”的寿命就更加短暂。

 
  与此相反,一些大型超市为了保险起见,干脆将容易变质的熟食、半成品的保质期一律标成一天。就连常温下可以贮藏30天的真空包装咸鸭蛋也被标成只能在当天食用。这虽然避免了超市的质量风险,但却让消费者无所适从。而醉鸡等熟食只标明保质天数,却没有注明贮藏温度等条件。

  市营养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的喻雨琴高级工程师介绍,国家对各类食品的保质期有一套详尽的标准。出现保质期名不属实常常是制作工艺不规范造成的。专家提醒市民,入夏后,食品贮藏条件变数较大,消费者不可对保质期盲目迷信,吃东西越新鲜越好。实习生周凯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