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保健品企业 悠着点

2001/8/14 0:00:00 来源:市场报
  中国人一向都有保健滋补的传统意识,选择具有药物疗效的保健食品听起来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正所谓“药补”不如“食补”。有着精明头脑的商家也算是做足了功夫,上至电视、广播、报纸,下至车贴、门贴、楼贴和终端包装等地面组合,一场严严实实的广告暴雨,反而把消费者锻炼得越来越谨慎。

  保健品不是药,自然不可能包治百病,这是非常显然的事情,可是保健品行业习惯的做法就是将保健品当药卖,片面夸大功能和有效率。这种类似“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在相当程度上损害了消费者利益,短期还可以达到目的,长期必然被消费者识破。产品失去消费者信任,只好消亡,而且随着消费者和市场的成熟,这个过程的时间只会越来越短。至于说到行业里普遍流传的“做保健品就是做概念”,就更有点玄乎了。从滋阴补阳、驻容养颜、补锌补钙,到前些阵子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号称能“增强基因自我修补能力”的某核酸,其中的可信度让人不免有几分怀疑。概念先行固然是“造市”的好办法,但如果没有过硬的品质做保障,只能造成产品的“短命”,企业也会元气大伤。

  所以说,造成目前国内保健品市场所面临的“信誉危机”这种尴尬的局面,只能怪企业自己。保健品行业是具有极大科技含量的行业,企业在科研、创新、技术开发这些方面所投入的资金和精力应占主要方面。对比中外保健品行业,我们发现,发达国家往往更注重产品的研发和创新,而中国的保健品企业从一开始就陷入了低研发投入,高广告投入的怪圈。据业内人士透露,一种普通保健品从研发到报审,所需费用一般在20万元左右,但市场开发的成本却高得多,特别是在启动阶段,往往要拿出产品销售额的40%左右来做广告,以求在最短时间内,以最高频率打动消费者。所以,今年年初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就立下规矩,保健品广告费不得超过该产品销售额的2%,但愿这一举措能给国内保健品行业带来几分警醒,使企业能够着眼于更长远的打算,集中精力苦练内功,学习国外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争取让自己的产品上档次,树品牌,从而获取消费者的信任,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马铭星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