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我国加强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2002/6/27 0:00:00 来源:新华网
  中国科技部今天在北京组织环保和医学专家对国家“十五”计划期间(2001-2005年)重大科技专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进行可行性论证。专家指出,要尽快研究开发食品安全关键检测、控制和监测技术,建立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部、卫生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农业部共同编制了这个可行性报告,包括卢良恕等9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专家组对该专项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评审,并通过这个可行性报告。

  该专项包括研究开发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与相关设备、建立食品安全监测与评价体系、积累食品安全标准的技术基础数据和发展生产与流通过程中的控制技术。通过这个专项,国家希望到2005年前后,构建全国共享的食品安全监控网络,包括环境和食源性疾病与危害的监测、危险性分析和评估等。

  该专项预计要取得的成果是:400至500项实验室检测方法、30至40个检测技术相关试剂、现场快速检测技术、2至3个符合国际良好实验室规范的国家食品安全中心、5至10个食品安全示范区、10至20个食品安全示范企业、15至20项国家专利等。

  近年来,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频频发生食品污染恶性事件,如二恶英、大肠杆菌、疯牛病等。中国因致病微生物污染引发的食源性中毒事件逐年上升,中毒和死亡人数逐年增加。

  随着国际上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许多国家采取技术措施,加大对食品安全研究的投入。技术储备不足和食品污染情况“家底不清”目前严重制约中国的食品安全。 (记者俞铮)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