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从变化的花形看膨化食品机械市场

2002/7/16 0:00:00 来源:壹食品中国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结构的要求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由温饱型为主体的饮食格局逐渐向营养性、功能性、趣味性的方向转化。生产厂家的经营思路由粗粮细作解决粮食销路问题转到了关注市场需求、适应市场变化上来,老少皆宜的膨化食品在近几年的发展已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膨化食品在1990年以前比较少见,此类产品是小米锅巴的时代。1990~1994年间以大米、小米、玉米等原料生产的半膨化油炸锅巴适应了刚刚温饱群体的需求,风靡全国。然而此类产品口感粗糙,含油量大,而被1995年兴起的全膨化非油炸食品所取代,1995年这一段时间内,这类产品主要靠形状的变化来寻找卖点,与此类产品并存的还有一类膨化食品是虾条、鱿鱼卷,此两类产品由于形状难以有更多的变化和很难再做得生动形象而走入困境。这时人们绕开了形状的困难走向了改变口味,从而使夹心卷、夹心饼流行开来。这类产品主要是在芯料上下功夫,可以加巧克力、奶油、蛋黄粉、芝麻酱等,提高了产品的档次,之后又在食品的表层做起了表面文章,生产出表面涂糖、表面涂巧克力的涂层食品,此类食品走向了顶峰,直到现在仍占据着膨化食品的半壁江山。20世纪世纪末,马铃薯油炸膨化食品又以其形状新颖、造型逼真,挤进了市场,以螺旋形和贝壳形为代表的油炸小食品迅速挤占了膨化食品近一半的市场份额。
  纵观近几年膨化食品发展的过程,推动发展的不过是形状、口味、口感三大因素。而形状是最为活跃的因素,因口味靠各种调味品及其配方来改变的,这个行业的发展由来已久,很难有重大突破。口感要靠原料种类和加工方法来改变,目前马铃薯已经算是高档原料了,而目前在国际上尚未有更新的设备问世,所以膨化食品在目前一片繁荣的背后产生了困惑———明天还有什么可做?明天的膨化设备还需要生产什么样的花形?
  在对明天的困惑中,人们发现三大因素中形状因素还是很活跃的,大自然有千姿百态,而膨化食品的形状却很少,很不形象,我们每天吃各种蔬菜、水果、鸡鸭鱼肉等,我们为什么不将膨化食品的形状做成各种水果、蔬菜、动物、玩具等卡通形状,或把它们做成三维立体的动物世界和卡通王国呢?据悉,济南赛信膨化机械有限公司成功开发出了这种制造三维立体食品的卡通王国的食品机。该设备以马铃薯全粉和马铃薯淀粉这种高档材料为主料,经过挤压熟化,形成两层薄片,再将两层片用特定形状的模具压出需要的卡通形状,并将两层复合到一起,形成平面卡通。经过干燥后,一经油炸,平面形状立即鼓了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三维卡通食品了,卡通的形状可以根据消费者喜好,喜欢啥就做啥。这一卡通王国食品机的出现将膨化食品的形状推到了顶峰,它首先将动物世界从儿童视线中转到口中,给今后膨化食品的走向揭开一角迷雾。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