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千万吨饮料怎么喝

2002/9/3 0:00:00 来源:经济日报
饮料市场扩容主要源自原有消费群在消费频次和消费量上的增长
 
  饮料行业在近几年的变化很大,除了包装上的变化以外,新的品牌不断涌现,新的口味令人难以取舍,品种分类也越来越细化,越来越没有了统一明确的标准。但从总体而言,目前我国饮料行业仍然以碳酸饮料、瓶装水(包括矿泉水、纯净水、蒸馏水等)、果汁饮料和包装茶饮料四大类型为主导,行业竞争也仍是围绕这四大市场展开的。

  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所作的四大饮料市场分析的专题研究报告将分两次刊出。

  饮料市场扩容
  据中国食品饮料行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01年1至10月软饮料总产量为1463.14万吨,瓶装水608.1万吨,碳酸饮料470.04万吨;与2000年相比,增长率为12.02%,其中瓶装水同期增长25.5%,碳酸饮料同期增长8.6%,预计茶饮料增长率为62%以上。

  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全国读者调查(CNRS)”的结果显示,2001年3月至2002年2月,全国36个城市四大饮料的总体渗透率为80.68%,碳酸饮料的渗透率为71.41%,瓶装水为56.45%,果汁饮料35.12%,包装茶饮料30.73%。从与2000年的对比图中可以发现,瓶装水和碳酸饮料的消费人群略有减少,果汁饮料和包装茶饮料的消费人群有所增加,而总体人数并没有明显的增长。这表明饮料市场容量的扩大主要源自原有消费群在消费频次和消费量上的增长,而非新的消费群体的加入。那么如何引导消费者,进一步扩大消费呢?这就需要深入分析各类饮料消费群体的特征,根据行业竞争特点来确定符合消费需求的市场策略。

  消费需求各异
  从CNRS的数据看,年龄较低、收入中等以上是饮料消费者的共有特征,但对于这4类饮料来说,又各有不同:

  首先,碳酸饮料的消费群体最为广泛,在55岁—64岁的人群中也达到了57%的渗透率,因此从人口统计特征来说,碳酸饮料的消费群与其他饮料消费群没有十分明显的差异;瓶装水在男性消费者中的渗透率相对更高;果汁饮料消费者则在女性、高收入、高学历等特征上表现得更为突出;而近来最为流行的包装茶饮料更受25岁—34岁年龄段人群的欢迎。

  其次,从消费心理来看,碳酸饮料消费者更注重商品的实用性,并希望得到认同;瓶装水消费者更注重自我感受;果汁饮料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比其他消费者更高;包装茶饮料消费者属于对价格较为敏感的一群。

  再次,从地域特征来看,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城市碳酸饮料的渗透率比较低,如温州(58%)、海口(51%)、贵阳(42%);北方一些城市瓶装水的渗透率相对较低,如天津、沈阳、石家庄、太原等;收入较高的深圳、大连等城市,喝果汁饮料的比例也相对更高;而一些西部城市如乌鲁木齐、兰州,有更多的人喜欢喝包装茶饮料。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消费行为的角度来寻找不同类型饮料消费群体之间的差异。例如,根据央视市场研究“2001年全国城市消费者调查(NCS)”的结果,碳酸饮料和瓶装水的消费频次要高于果汁饮料和包装茶饮料的消费频次。这也表明,尽管包装茶饮料在2001年出现了销售异常红火的景象,甚至被称为“开创了中国饮料发展的新时代”,但要真正取代瓶装水的地位,还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而果汁饮料所蕴涵的天然、健康的概念,虽然已得到大多数消费者的认同,但目前为止还未能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  
  
  NCS数据显示,超过80%的消费者通常是在家里喝碳酸饮料和果汁饮料,而喝瓶装水则更多是在路上、在街边或者外出旅游、郊游、逛公园的时候用来解渴,也有很多人在运动场所运动之后,会选择喝瓶装水来为自己补充水分;餐饮场所是碳酸饮料和果汁饮料的另一大消费场所;包装茶饮料的消费场所与瓶装水较为相似,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家里喝包装茶饮料的人也属多数。 (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袁恒)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